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着重于语言、社会二者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认为语言是社会现象,其本质属性是社会交际工具。语言在执行社会功能时表现为不同的变体,而这些变体主要是由话语双方各自的阶级、种族、交际背景和目的等一系列因素所决定的。因此,要达到最理想的交际效果,话语双方必须要了解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及其含义。本论文拟论证的是语言如何通过口译实现其社会交际功能,论证了口译也是一个语言执行社会交际的过程。此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听辨理解、记忆和产出。在每个阶段,译者都要综合调动语言及非语言知识来传达原语的意思以实现其交际功能。在论文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结构。正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是文献综述部分,简略介绍了弗里斯(Charles C Fries)的语言学理论和口译原则。弗里斯是美国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有别于其他结构主义学家的是:他不是孤立地研究语言与语言的结构,而是把语言活动看做是一种交际行为,是一种传递意义的工具,翻译首先也是一项语言活动,任何翻译活动的基础部分都包含着一系列隶属于语言学的分析和活动内容。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理论(包括口译理论)产生指导作用的前提是要将交际“communication”作为二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译的本质是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口译的最终目的在于要将原作者的真正意图传达给目的语的听众。口译理论涉及的问题是如何根据讲话者的意图、讲话者与听众的关系、讲话者与听众的文化及世界观等交际情景和语言情景来诠释原文意义,而不是仅仅根据词的意思。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是对社会语言学理论、口译的介绍。第四章则是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口译过程,论证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通过口译得以实现。在本章的最后部分,分析了口译过程在实现语言交际功能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遇到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笔者希望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细致的举例,达到促进口译的顺利完成,有助于语言实现社会交际功能的目的。第四章是本论文意义最为重要、内容最为丰富的一章。最后则是对整篇论文所述内容的一个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