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由于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等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及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和细化,利益要求多样化,从而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也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价值观的多元化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主体意识成熟的标志,对于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社会主义主导价值的弱化,多元化价值观缺乏有效的整合,价值观多元化常常表现为剧烈的冲突,这对于形成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对于形成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严峻的挑战。目前,价值冲突主要表现为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义与利的冲突、个人与集体的冲突、竞争与合作的冲突。这些价值冲突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多元价值的存在、价值主体的多元化、价值客体的匮乏、外来文化、社会存在的变化、利益格局的调整,其中社会存在的变化、利益格局的调整是最深刻的根源,利益格局调整导致利益群体多元化,进而引发不同利益群体矛盾。因此可以说,不同利益群体矛盾是当前价值冲突的本质原因,不同利益群体矛盾引发的价值观冲突又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阻碍。构建和谐社会主导价值观,必须首先考察价值观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和谐社会本身就是价值观,是人们追求的关于社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理想。和谐社会的内涵包含着价值观的和谐,价值观和谐又包含了主导价值观和非主导价值观(多元价值观)的和谐,因此和谐社会主导价值观的特点应是一元主导、多元共存。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这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指导原则: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社会与个人相统一、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统一、主导性与宽容性相统一。这些原则最终指向的是和谐社会主导价值观,和谐社会主导价值观解决的问题是目前的价值观冲突。本文认为应该从价值冲突的根源利益冲突出发,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价值观,这一主导价值观包括四个价值取向: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义与利的统一、个人与集体的统一、竞争与合作的统一。主导价值观的构建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