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运用复杂性科学和生态学思想方法,对城乡空间关系复杂性进行认识,提出城乡空间生态耦合的概念,即城乡空间关系是建立在城乡空间有条件的存在及其稳态——生态环境之上,以追求效率、公平及活力(可持续)为目标,城市与乡村两个系统组织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在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间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共同生长的动态过程,正如我国易经中的太极图所概括的“阴阳共济”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建构出由城乡非建设用地规划、城乡耦合条件环境评价、城乡空间协同发展和城乡空间分形优化所组成的城乡空间规划方法,同时在成都、广州、重庆等地的规划实践中加以验证,促进了我国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区域规划三者之间的协调,为我国区域与人居环境体系建构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内容从三大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课题研究:在第一章中阐明了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同时确定了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包括第二、三章):在第二章中,对本研究的三大理论基础——复杂性科学、生态规划理论和城乡空间整体规划理论进行介绍。在第三章中运用复杂性科学和生态学思想,对城乡关系的复杂性进行认识,提出城乡空间生态耦合的概念和规划方法体系。第三部分为方法研究(包括第四、五、六、七章):在第四章中,运用复杂性科学和深层生态学思想,阐述了城乡非建设用地规划的思想及规划控制方法。在第五章中,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条件方法论和层次分析法,建构出由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耦合关系评价、生态承载力评价和城乡耦合度评价所组成的城乡空间生态耦合条件环境评价方法。在第六章中,运用复杂性科学的协同论、超循环论和超系统论,对城乡空间协同发展模式进行阐释,提出作为城乡协同发展载体的“城市村庄”建设模式。在第七章中,运用复杂性科学的分形方法,建构出由城乡空间人地和谐分形、城乡空间土地利用形态分形和城乡聚落体系分形所组成的城乡空间分形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