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就业问题极为重要,若处理不当,大量的失业人员容易对社会稳定性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扩大就业一直是我国各级政府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促进就业,政府官员往往利用各种行政或财政手段干预企业用人政策,限制企业根据自身发展解雇超额雇员的行为。以往对超额雇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生原因与经济后果,对政府通过什么手段干预企业使其承担超额雇员的问题鲜有文献深入研究。公司税负是政府财政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从公司税负的角度研究企业的超额雇员问题,并分析了超额雇员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的现有文献,回顾了超额雇员的形成原因,同时阐述了政府干预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相关理论。然后选取2009—2012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保险类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公司税负对上市公司雇佣行为的影响,以及上市公司超额雇员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税负与超额雇员显著负相关,即公司税负越低,企业超额雇员行为越严重。当上市公司为非国有企业时,其超额雇员水平受到税收优惠政策的影响更大。另外,超额雇员与企业价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超额雇员对国有企业的企业价值负面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从公司税负的角度研究超额雇员的问题,揭示了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雇佣行为带来的影响,丰富了公司税负与超额雇员这一领域的文献,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2)考虑了非国有企业存在超额雇员的情况。目前对超额雇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有企业,研究非国有企业超额雇员的文献较少。本文的研究较为深入的分析了我国企业存在超额雇员的原因与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