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安全战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已成为政府科学决策重要依据。水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个地区或流域的范围内,在具体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条件下,当地水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的最大支撑能力。东明县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是在遵循水资源承载力动态性、生态性、一致性、战略性、整体性、可行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可比性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东明县2005年至2010年水资源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水资源供需平衡研究,建立数学的水资源承载力的评判模型,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建立评判矩阵,选取人均供水量、降雨量、水资源利用率、耕地灌溉率等四个指标作为评价因素组成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摸清东明县水资源承载力现状,以对东明县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东明县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配置,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为东明县农业生产、生态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本文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模型的方法,对影响水资源供需的主要因素作全面分析,并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加以考虑。在对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各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评价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评判矩阵对水资源承载力做出多因素综合评价,从而得出水资源承载力结论。研究得出,东明县自2005年至2010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达相当规模,在现有经济技术水平条件下,虽然东明水资源供给仍有一定的保证,但水资源承载潜力已相对较小,水资源供需矛盾凸显,东明县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潜力不大。水资源承载能力随降雨量多少有所变化,当年降雨量多,地下水和地表水就会得到补给,水资源承载力就有所回升,但整体水资源承载力仍不足,这将严重影响东明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也构成较大威胁。为保证东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严格用水管理,规范水价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建立地表水、地下水调蓄与合理调配的运行机制,加快水资源配置保障工程建设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