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中国语言学的发展,从所谓的“语文学”到现代语言学建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何九盈先生认为,语文学和语言学并存于古代和现代,这种观点得到了很多语言学者的赞同。我国早期语言学思想,伴随着“名实关系”的论争,开始萌芽并发展。而这场论争,又在墨家和名家的争论中达到高潮。以“名实关系”问题为核心,墨家和名家两个学派就一些问题,展开过一场盛极一时的大辩论。本文研究《墨经》和《公孙龙子》中的语言思想,并采用比较的方法,对比两家对同一语言问题的不同看法。文章分为三部分,系统地对《墨经》和《公孙龙子》语言思想进行比较。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对《墨经》和墨子以及《公孙龙子》和公孙龙进行介绍,简述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意义,并对研究材料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从不同角度对《墨经》和《公孙龙子》的语言思想进行比较,分为三章。第二章,从语言符号和语言哲学的方面进行比较。梳理两书对于“名实”概念的不同认识,对“名实”关系的不同见解。指出两书中“白马非马”“坚白论”的不同之处,以及两书对“指”的不同看法。《墨经》认为,“名”是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内容”统一体,而“实”是客观事物。在“名实”关系上,《墨经》认为“以名举实”。《公孙龙子》认为,“名”是语言符号的形式,“实”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对于“名实”关系,《公孙龙子》认为,“名实位”一一对应。对语言和世界的关系“指物”,《墨经》认识到了语言可以认识外在的事物,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工具。《公孙龙子》的“指物”即认识到了,语言是认识事物的工具,也认识到了外物是“概念”的来源。第三章,从语词术语和语言应用思想的角度进行比较。指出两书中语词术语的各自名称和特点,分析两书中的语言观念。《墨经》的思考范围,相较《公孙龙子》来看更加广泛。既有语词概念结构的“兼”,也有对“名”的分类,甚至还涉及到了句型。《公孙龙子》虽然涉及的范围相对狭窄,但是相较《墨经》思考得更加成熟。认识到了“词”和“短语”在结构上的区别。第四章,从思想源流方面进行比较。分别梳理两部著作的思想源流状况,其中涉及到了先秦时期不同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墨经》从语言角度看“名实”问题,具有开创性意义,影响了尹文子、荀子、韩非子、申子、公孙龙等人思考“名实”问题的角度。相较之下,《公孙龙子》只是在当时影响比较大,和各家各派进行了广泛的论辩。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成为绝学。文章的第三部分是结语。集中概括文章的研究成果,并对文章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