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经》和《公孙龙子》语言思想比较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keitre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中国语言学的发展,从所谓的“语文学”到现代语言学建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何九盈先生认为,语文学和语言学并存于古代和现代,这种观点得到了很多语言学者的赞同。我国早期语言学思想,伴随着“名实关系”的论争,开始萌芽并发展。而这场论争,又在墨家和名家的争论中达到高潮。以“名实关系”问题为核心,墨家和名家两个学派就一些问题,展开过一场盛极一时的大辩论。本文研究《墨经》和《公孙龙子》中的语言思想,并采用比较的方法,对比两家对同一语言问题的不同看法。文章分为三部分,系统地对《墨经》和《公孙龙子》语言思想进行比较。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对《墨经》和墨子以及《公孙龙子》和公孙龙进行介绍,简述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意义,并对研究材料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从不同角度对《墨经》和《公孙龙子》的语言思想进行比较,分为三章。第二章,从语言符号和语言哲学的方面进行比较。梳理两书对于“名实”概念的不同认识,对“名实”关系的不同见解。指出两书中“白马非马”“坚白论”的不同之处,以及两书对“指”的不同看法。《墨经》认为,“名”是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内容”统一体,而“实”是客观事物。在“名实”关系上,《墨经》认为“以名举实”。《公孙龙子》认为,“名”是语言符号的形式,“实”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对于“名实”关系,《公孙龙子》认为,“名实位”一一对应。对语言和世界的关系“指物”,《墨经》认识到了语言可以认识外在的事物,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工具。《公孙龙子》的“指物”即认识到了,语言是认识事物的工具,也认识到了外物是“概念”的来源。第三章,从语词术语和语言应用思想的角度进行比较。指出两书中语词术语的各自名称和特点,分析两书中的语言观念。《墨经》的思考范围,相较《公孙龙子》来看更加广泛。既有语词概念结构的“兼”,也有对“名”的分类,甚至还涉及到了句型。《公孙龙子》虽然涉及的范围相对狭窄,但是相较《墨经》思考得更加成熟。认识到了“词”和“短语”在结构上的区别。第四章,从思想源流方面进行比较。分别梳理两部著作的思想源流状况,其中涉及到了先秦时期不同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墨经》从语言角度看“名实”问题,具有开创性意义,影响了尹文子、荀子、韩非子、申子、公孙龙等人思考“名实”问题的角度。相较之下,《公孙龙子》只是在当时影响比较大,和各家各派进行了广泛的论辩。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成为绝学。文章的第三部分是结语。集中概括文章的研究成果,并对文章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进行说明。
其他文献
在平果县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种草养牛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然而,在当前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种草养牛的问题,不能保证符合当前的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在平果县种
从主体功能区划的视角,在全面分析兰州经济区内各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内各级城镇中心性分析确定中心城市,结合区内各地发展现状,统筹考虑兰州经济区未来城镇化
“每”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每”经常加上数量词组来表示全体,副词“都”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在表示范围的意义上,“都”是一个表示总括的全称量化词,通
《佛本行集经》是隋代开皇七年到十二年(587~592)由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翻译,僧昙、费长房、刘凭等笔受,是佛传中内容最繁博的一种,主要以记载佛传为主,共六十品。本文是以汉译佛经
汉语听力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以中级汉语听力教学为基点,对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中级班的学生们做了汉语听力调查问卷和访谈,阐释了目前中级汉语听力课的情
对自行研发的智能化页岩气现场解吸系统进行改进,在解吸罐的内部加装温度传感器,监测罐内空间的温度,消除温度变化引起的气体体积膨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利用改进后的仪器对
美国CET高级汉语暑期强化课程是美国起步较早、发展较好的高级汉语教学项目,但国内尚还缺少对其较为完整的调查分析。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对CET(昆明)暑期强化课程教学活动所做
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背景之下,各种各样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及手段也直接对传统教学模式造成了冲击和影响,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实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1年6月,其前身可追溯到原海南大学社科部和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马列教研室。学院现设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
随着福州旅游业快速发展,观光式为主的旅游已不能满足于旅游者的需求,于是催生了多元化的旅游方式。大樟溪旅游区做为距离福州最近的自然风景区,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