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民众借助网络平台参政议政的热情不断高涨。在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期间,网络更是凭借自身优势在“两会”代表委员、媒体、民众三者之间架起了一座信息互动传播的桥梁。网络不仅能激发百姓参与政治的热情,使党和政府从多渠道、多视角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也转变了以往的“两会”报道模式,拓宽了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本文将以全国“两会”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信息内容在网络环境中的互动传播,对“两会”报道及信息互动传播进行概述,对网络环境中的“两会”信息互动传播类型进行归纳,从而总结出“两会”信息互动传播在“两会”代表委员、媒体和民众中的影响,最后针对不足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两会”信息互动传播的背景、意义和目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民众及时沟通、反应利益诉求的重要平台,“两会”信息的互动传播,有助于我国民众意见的收集,对国家政策方针的制定和宣传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的研究也有着一定的意义。笔者在绪论部分概述了该选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方法,希望为下文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章,“两会”报道及信息互动传播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了“两会”报道从开始的程序性报道向自主性报道的转变,用具体案例展现了“两会”信息在传统媒体和网路媒体中的互动,并总结了网络环境中“两会”信息互动传播的优势。第三章,网络环境中的“两会”信息互动传播类型。本章对于“两会”信息在“两会”代表委员、媒体、民众三者之间的互动传播类型做了进一步的细化,从各个角度进行归类整理,并以具体的、有特点的案例来证明本段观点。通过对互动传播类型的分类,可以发现,无论是哪一种互动传播的类型,都让“两会”的信息得到了最大范围内的传播,使以往的单项传播,变为现在双向的,甚至是多项的传播。第四章,“两会”信息互动传播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网络成为了民众发表意见、建议、追求公平正义的“民间意见汇聚地”。本章也是分别从“两会”代表委员、媒体、民众三者入手,重点分析在网络环境中的“两会”信息互动传播对各自的影响。通过分析后发现,网络环境中的“两会”信息互动传播使媒体的报道角度和手段发生了变化,使“两会”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更贴合实际,更提高了民众的参与热情。第五章,主要分析了网络环境中的“两会”信息互动传播存在的不足及发展策略。希望通过对情绪性网民的非理性参与、“网络信息”影响政府公信力以及互动传播中产生的“烂尾信息”这几点不足的分析,提出建设性的发展策略。以使“两会”信息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让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到互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