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媒体与评论界曾对“70后”作家作不同姿态的评价,甚至给这代作家贴上令人尴尬的“处在历史缝隙”中的身份标签。但是对于参与书写了新时期文学的“70后”作家而言,面对外界从未平息的文学质疑,他们秉承着一份写作初心的淡定和从容,仍坚持自己的文学自觉,从不同角度表达对世界、人生等重大内容的思考。或许将他们作代际群体考察有失文学个性,但是从整体的角度研究这一代作家的共性仍有意义。本文以“70后”作家小说创作中的青春书写为研究对象,以人的青春期为切入点,结合文化理论、社会心理学、小说叙事学等研究方法,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将这代人笔下的青春叙事纳入时代变革的社会、文化语境和纵向代际比较的视野来考察其青春书写的价值与局限。“70后”作家有着青春情结,在小说创作中执着于书写青春题材,而综观他们的青春书写可以发现:首先,形形色色的青春故事不约而同地承载了“70后”这一代的成长内容,他们通过书写青春往事来缅怀一个时代,也正是在怀旧的情感基调上凸显更广阔的生命体悟。其次,“70后”的青春书写不仅是对自身青春时代的回应,也是对上世纪中国社会转型期中青少年青春成长面貌的积极反映。再次,“50后”作家的青春写作高扬了革命理想,崇高而积极,如王蒙,张承志的作品;“60后”作家的青春写作直面人性深处的痼疾,残酷而悲壮,如余华,苏童的作品;“80后”“90后”作家的青春写作恣意展现青春的无所畏惧,叛逆激进、厌世颓废,如春树、李傻傻等作家作品;而“70后”的青春成长亲历了中国新旧两个时期,青春期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难免被时代塑造、规约,因此,在他们的青春写作中流露出历史变革缔造的时代情绪和价值观念,他们更关注青春本质,从生活细微处捕捉青春成长于自身和时代的意义,而不诉诸政治文化目的。这一共同的创作现象有着深层的社会文化原因:一、时代大环境缔造了“70后”复杂而独特的青春心绪。“70后”的青春成长时间正处于新旧两个时代的交迭处,他们成长初期接受的旧有价值观念遭受商品经济时代的迎头痛击。面对精彩纷呈的新世界,正处于青春期的“70后”很容易形成自我同一性危机,找不到统一而确定的人生坐标。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进入消费时代,商品经济环境催生了文化的多元化。而“70后”作家仍然依托传统纸质期刊媒介开始文学创作,并深受拉美文学、西方小说理论、港台文学创作等影响,他们的青春书写坚持了纯文学的创作理念,将不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共同的文学实践。除此之外,“70后”青春写作的内在原因是:一、写作初期由于社会阅历、人生经验、文学观念等尚浅,自己的青春成长经历从而成为可依赖、易把握的文学创作对象。二、这代人希望经由青春期的成长经验来触发共同的情感记忆,在回忆青春往事的同时尝试介入历史,从而为自身一代的出场寻找历史坐标。本文主体部分分为四章。引言阐明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归纳整理目前学界对“70后”作家的研究现状,发现大都是从整体水平或者局部作品的角度分析作家作品,研究尚未形成规模。“70后”作家作品仍有很多点值得深入挖掘,比如本文以他们的青春书写为研究对象。第一章,对“70后”、青春书写、青春等名词作概念界定,结合“70后”成长的文化社会语境分析他们选择青春书写的原因,在代际视野的横向比较观中考察其文学呈现方式和内容的独特性。第二章,“70后”作家不约而同地将青少年成长中的心理变化、身体活动、精神面貌等放置于时代、家庭、社会这些空间来考察,拓宽了青春的叙事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那个时期的青年状况提供了具体画卷。他们对青春面貌的呈现主要是通过青春流浪、对抗这两大青春主题。青少年的流浪源于青春期的独特心理,青年以肉身突破有限的家庭生存空间,将活动范围扩大到成人世界,最终在与社会的联结中领悟青春成长的意义。青春对抗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指向“70后”作家笔下主人公,另一方面也是“70后”作家借助笔下主人公的青春生活剖析他们这一代人在社会转型期的青春心理。因此,结合心理学、文化学理论分析上述两种共同主题背后隐含的心理动机和作家期望传达的文学意图。第三章,重点探讨“70后”青春书写中的三种悖论表达,作家对青春成长完成与否的思考,对父辈历史的姿态和日常生活经验的态度,都意在明确“70后”一代人的身份意识和文学追求。第四章,从叙事学角度分析青春书写的形式特征,以第一人称为主的叙述视角决定了青春书写是一种回溯性写作,这就决定了作品的其他叙事特征,如跨时空叙事和狂欢化语言风格。结语,从青春书写的角度对“70后”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创作局限进行总结,并根据其创作实绩预测未来创作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