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的氮肥、硅肥施用量对水稻形态建成、干物质积累、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吸收以及抗倒伏能力有一定的影响。探索水稻氮硅最佳的配施比例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是以中浙优1号、春优658、嘉优2号、秀水09为供试材料,设置16个氮硅配施比例:N0Si0、N0Si5、N0Si8、N0Si11、N6Si0、N6Si5、N6Si8、N6Si11、N10Si0、N10Si5、N10Si8、N10Si11、N14Si0、N14Si5、N14Si8、N14Si11,研究在不同氮硅配施比例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水稻对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吸收与积累的差异、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在相同氮肥施用量配施不同硅肥用量条件下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明显差异。其中在中等氮肥用量N10条件下,配施中等硅肥用量即Si8处理水稻产量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硅肥用量处理,不同处理间产量趋势为N10Si8>N10Si11>N10Si5>N10Si0,四个品种表现一致。在不施氮肥N0、高氮肥用量N14条件下,配施不同量的硅肥,水稻产量表现趋势与中等氮肥用量处理相同。在低氮肥用量N6条件下,水稻产量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配施高用量硅处理即N6Si11产量最高,具体表现为N6Si11>N6Si8>N6Si5>N6Si0。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氮硅配施是通过提高每穗粒数和有效穗数来实现产量的提高。2、试验结果表明,氮硅配施可以提高水稻茎叶中的含氮率和含磷率,同时也增加茎叶中氮、磷素积累量,降低成熟期稻草中钾的积累量。在不同氮肥用量条件下,配施硅肥对不同时期营养吸收影响不同,在相同氮肥用量条件下,配施不同用量的硅肥对茎叶中氮、磷元素的积累量、成熟期稻草中钾的含量影响亦不相同。在不施氮肥N0和低氮肥用量N6条件下,茎叶中氮、磷元素的积累量随着硅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中等氮肥用量N10、高氮肥用量N14条件下,配施中等用量硅肥即N10Si8和N14Si8处理最利于茎叶中氮、磷元素积累。成熟期稻草中钾的含量对不同氮硅处理的响应与氮磷相反,相同氮处理下随着硅肥用量的增加成熟期稻草中钾含量呈现下降。3、施用硅肥对提高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有明显作用。四个供试品种所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折断弯矩与抗折力成正相关,与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呈负相关。在不施氮肥N0、高氮肥用量N14条件下,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随着硅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而折断弯矩和抗折力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在低氮肥用量N6条件下,4个水稻品种在配施不同硅肥用量处理下的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随硅肥用量增加而增加,不同处理间趋势为N6Si0>N6Si5>N6Si8>N6Si11;在中等氮肥用量N10条件下,配施不同硅肥的抗折力、折断弯矩大小顺序为N10Si8> N10Si11>N10Si5>N10Si0。氮硅配施对提高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主要是通过增强水稻基部节间茎秆直径、茎秆壁厚、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充实基部节间茎秆充实度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