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设备修理周期预测及全寿命周期修理决策优化模型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shiji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轨道是铁路、地铁的主要技术设备之一,是列车运行的基础。为了保持轨道设备状态良好,使列车按照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地运行,并尽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目前我国轨道设备管理部门主要采取“周期修”和“故障修”的模式对其进行修理。但客运列车的高速化以及货运列车的重载化,对轨道设备的技术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设备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使得轨道设备的修理费用快速增长。因此,轨道设备的修理模式正逐步由“周期修”和“故障修”向“预防修”转变。实现这种转变,需要管理者对轨道设备健康状态劣化规律更准确地感知、轨道设备修理周期更精准地预测以及轨道设备修理决策更合理地优化。
  本文围绕轨道设备的预防修,对轨道设备修理周期预测和修理决策优化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构建了轨道设备修理周期个性化预测模型和轨道设备全寿命周期修理决策优化模型,具体内容如下:
  (1)构建了基于包含异质性因素的离散状态威布尔分布(Heterogeneity FactorsDiscrete State Weibull Distribution,HFDS-Weibull)的轨道设备修理周期个性化预测模型。模型针对轨道设备劣化的异质性、不确定性、多阶段性和联动性,在将线性、连续、长大的轨道设备划分成多个设备单元以及将设备单元的劣化过程划分成多个阶段的基础上,以单个设备单元的每个劣化阶段为研究对象,量化赋值了异质性因素,并利用HFDS-Weibull方法个性化地描述了每个设备单元每个劣化阶段的劣化规律,实现了各类异质性因素对轨道设备劣化过程影响程度以及在不同阶段影响程度变化情况的定量分析,并个性化地预测了不同空间位置处轨道设备的修理周期。作者利用北京地铁小半径曲线钢轨2004年9月到2015年9月11年的磨耗历史检测数据和异质性因素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在同时考虑设备劣化异质性、不确定性、多阶段性和联动性影响的情况下,预测精度能够辅助管理者在高时空分辨率下准确分析设备的修理需求,可为轨道设备的预防修提供决策支持。
  (2)构建了基于自适应学习马尔科夫决策过程(Adaptive Learning MarkovDecision Process,AL-MDP)的设备级别全寿命周期修理决策优化模型。模型针对单个设备的全寿命周期修理决策优化,在划分设备单元的基础上,以单个设备单元对建模对象,采用设备级别MDP状态转移概率矩阵描述了设备单元状态的劣化过程,考虑了轨道设备劣化异质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同时,通过在模型中设置基于HFDS-Weibull方法的自适应学习机制,使得模型能够在每个决策时刻根据最新的状态数据更新MDP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实现模型对劣化过程的自适应学习。最后,模型以包含检测成本、修理成本以及剩余价值等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为目标,以状态为约束,利用基于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DP)的逆向归纳值迭代算法,求解了设备单元全寿命周期的最优修理决策。作者以北京地铁2号线下行里程为K11+913.705~K12+084.605的小半径曲线钢轨单元为例,在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其状态进行模拟的基础上,分别利用本文提出的设备级别AL-MDP模型和既有的缺少自适应学习机制的设备级别MDP模型对其进行了规划周期为10年的修理决策优化,并将优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设备级别AL-MDP模型相对于MDP模型能够有效提高设备单元修理决策的质量,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能够更有效地节省修理成本。
  (3)构建了基于AL-MDP的网络级别全寿命周期修理决策优化模型。模型针对设备网络的全寿命周期修理决策优化,以包含多种设备类型多个设备单元的设备网络为建模对象,采用网络级别MDP状态转移概率矩阵描述了网络状态的变化过程,考虑了网络状态变化不确定性的影响。同时,通过在模型中设置基于MLE方法的自适应学习机制,使得模型能够在每个决策时刻根据网络最新的状态数据更新MDP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实现模型对网络状态变化过程的自适应学习。最后,模型为网络中每个设备单元在每个决策时刻可选择的任意一种修理活动设置0-1变量,并将该0-1变量作为模型的决策变量,以包含设备网络的检测成本、修理成本以及剩余价值等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为目标,在网络状态、修理预算以及状态转移等网络约束条件下,利用基于LP(Linear Programming)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算法,求解了网络的全寿命周期最优特定设备策略。作者以北京地铁156条小半径曲线钢轨组成的设备网络为例,在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对网络状态进行模拟的基础上,分别利用本文提出的网络级别AL-MDP模型和既有的缺少自适应学习机制的网络级别MDP模型进行了规划周期为10年的修理决策优化,并将优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充分说明了本文提出的网络级别AL-MDP模型相对于MDP模型在修理决策的优越性和实用性上所具有的优势。
其他文献
近年来,研究发现8-羟基喹啉及其衍生物作为有机配体自身有微弱的荧光或不会产生荧光,与Al3+、Zn2+、Mg2+、Be+、Ga3+等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的发光金属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较高的电子迁移率、较好的发光效率及化学稳定性,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发光材料。本论文首先将8-羟基喹啉及其衍生物与金属铝离子进行配位,然后与无机材料进行复合形成一种新的发光材料,并研究其应用。  (1)以Hq为第一配体,
海参是我国重要的高附加值人工养殖海珍品种,为山东、辽宁两省十多年来快速发展的支柱性海水养殖产业。2005年,全国海参年产量已达到6.5万吨,而2011-2013更达到13~15万吨的水平,年总产值超300亿元。然而随着饵料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行业发展对优质饵料的需求更加迫切。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从2005年开始从事海参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治研究,2008年申请"一种海参
煤化作用一直是煤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等学科的研究内容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煤成烃及煤层气等相关问题的开展,煤化作用机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煤化作用实质上是在温度压力及时间等因素的作用下,煤的物理化学结构的变化及由此导致的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因此,了解煤化作用过程中物理化学结构的变化是深入理解煤化作用机理及过程的关键。13C-NMR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无破损的结构分析方法,可从定性及定量的角度对煤
学位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高效、运量大、节能环保等特点,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干线和客流运送的大动脉,近年来在我国大中型城市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轨道交通路网规模的扩张,其整体呈现巨型化、网络化特征,实际运营条件越来越复杂,运营管理控制难度急剧增加。日常运营中由于客流变化、设备故障、突发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列车频繁发生延误现象,如果不及时进行列车调整控制,会造成线路乃至整个网络运营秩序紊乱、乘客滞留等严
由于高运能,高效率,出行便捷,缓解拥堵,绿色环保等优点,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一直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逐渐成为了城市交通出行的骨干。日益扩大与复杂化的线网规模使得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已迈入网络化运营时代。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是线网结构与客流相互驱动,相互影响的复杂整体,根据客流需求来增加新线的规划与运营投入,同时线网结构存在的根本意义就是为运输客流而服务,脱离了运输特点来谈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结构的特性是片
学位
随着移动通信和车载导航技术的发展,智能车载设备和移动互联终端的普及,诱发分心驾驶行为的因素越来越多,分心驾驶行为已成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深入研究分心驾驶行为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了解其内在影响机理,提出解决措施,可以为缓解分心驾驶行为影响,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提供理论支撑。  本文以驾驶过程中执行“免提手机通话”和“微信语音短信”驾驶次任务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系统科学理论的思想,从含
学位
重车重心高度是中国铁路货物装载基本技术条件之一。中国现行规章《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铁总运[2015]296号)关于重车重心高度的规定,不论是重车重心限制高度标准还是重心超高时的限速规定,均过于保守,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铁路货物运输效率的提高,制约了中国铁路货物运输的发展。因此,亟需研究中国铁路货车在不同重车重心高度条件下的合理安全运行速度。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地提高重车重心限制高度标准
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汽车产业结构转型已经成为中国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识,现已初步确立了将“纯电驱动”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发展导向。增程式电动汽车具有整车成本较低、续驶里程长、不需要复杂的机械传动装置以及清洁高效等优点,发展增程式电动汽车是一种适合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和整体国情的可行发展道路。本论文以增程式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
学位
随着“以人为本”规划设计理念的提出,城市总体规划阶段针对慢行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关系宏观规划角度的研究比较多,但实践效果难于达到预期目标;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管理中既具法律效力又具控制能力的技术管理手段,针对该阶段的慢行交通、城市设计等研究成为热点和难点。但从单一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多,交通专业的研究过于突出街道的通行功能,城市规划专业的研究过于强调土地利用均衡和街区景观设计,实践中效果仍是难
学位
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进入网络化运营时代。成网条件下轨道交通客流呈现几何级增长,导致客流分布不均衡、客流需求与运力供给协调匹配难度大、乘客滞留等一系列问题,在早晚高峰时段该问题尤为突出。为缓解供需矛盾、保证运营安全、提升客运服务品质,运营管理部门期望通过运营组织手段调节供给与需求,改善客流时空分布,优化供给能力时空配置与出行需求的匹配性。为此,本文围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