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饭店业的供求均衡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十年来,我国旅游饭店业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4%,旅游饭店业经营业绩却呈现逐年下降的特征,主要原因在于饭店供给与需求的非均衡。这种非均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改革开放初期,旅游饭店的供给远远小于需求;随着中央、地方、部门以私人资金介入饭店业,供给与需求逐步达到相对均衡;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国际游客的大量减少和国内旅游者对饭店需求与供给的脱节使旅游饭店的供给大于需求。 造成我国旅游饭店供求非均衡的原因很多,本文着重从我国旅游发展的非常规模式分析,即先发展国际入境旅游,后发展国内旅游而造成在旅游设施尤其是旅游饭店使用的脱节;其次从旅游饭店的营销错位与旅游产品的投资乏力进行分析,指出在旅游饭店经营业绩的下滑与国外旅游市场的促销乏力以及对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有关。而后从旅游饭店的低进入壁垒与高退出壁垒分析,指出旅游饭店的过度进入源于缺乏有效的抑制措施和有效的退出措施。 从上述分析知道我国旅游饭店的供给总量过剩是一种相对过剩,是需求增长时期供给过度增长产生的过剩,是需求与供给在结构上脱节造成的过剩。只要控制供给总量的同时来促进需求增长以及需求与供给在结构上匹配就可以消除这种相对过剩。消除相对过剩促进需求的主要策略包括专业化经营策略及规模经营策略、应用网络资源加大促销力度以及细分客源市场策略,从而实现旅游饭店的供求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