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效果与成绩的非常重要、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因素,也是在语言学习诸个体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动机因素却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对待。其原因有二:一是很多教师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缺乏全方位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意识;二是学习动机本身是一个相当复杂、具有多层面意义的心理学概念,即使教师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解决外语学习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动机问题却是一项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甚至有时让人感到束手无策的教学任务。如何恰到好处地激励和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非常重要,而在此基础上维护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动力尤为重要。无可否认,加强和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和效率的最佳途径是使他们具有恰当的学习动机和持之以恒的学习动力。摆在语言教师面前的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激发和维护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动力。本论文主要针对外语学习及外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外语学习动机或动力问题提出研究议题,就如何启发、加强和维护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促进外语学习与外语教学的效率与效果展开讨论。在综述与吸收以往此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研究理论和提出的理论模式的基础之上,尝试探讨更适合指导实际课堂教学的、更全面、更具实用可操作意义的理论框架与教学模式;强调动机的培养和维护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受外界因素影响的过程,教师的中介作用不容忽视。接着论文具体讨论了在外语教学中如何从课堂教学目的,教师素质,课堂氛围和课堂教学变量等方面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论文还提出了可供外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参考的启发、加强和维护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的课堂教学策略与建议以及应注意的事项。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已逐渐引起外语教学领域的重视,就此有关的理论研究也层出不穷,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的实用理论还为数不多。一些理论更需要广泛而深入的实践检验以确认其实用性。本论文所提倡的理论模式构想更是如此。因此,研究的下一步必然是语言课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