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和印太平洋江豚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暴露的种间差异性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lopc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毒理学的首要任务是揭示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作用的毒性机制,准确评估暴露毒物的风险,从而避免这些化合物的危害。鲸豚占据海洋生态食物链的顶端、且寿命较长,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通过生物放大和生物积累作用能够在其体内富集到较高浓度,威胁其健康甚至生存。中华白海豚和印太平洋江豚是珠江口常年性栖息的两种小型鲸豚,通过比较这两种小型鲸豚物种体内POPs的浓度及同系物组成特征,有助于揭示摄食行为、地理分布和其解毒基因在进化中所受选择压力等多种生物因素对鲸豚暴露POPs的影响,深入理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不同鲸豚物种的毒性机制,从而对这两个小型鲸豚物种分别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本研究通过GC-MS方法测定了珠江口搁浅死亡的中华白海豚(n=30)和印太平洋江豚(n=16)脂肪样本中19种多氯联苯(PCBs)同系物、10种有机氯农药(OCPs)和16种多环芳烃(PAHs)同系物的含量,并通过多变量分析方法对其组成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体内∑19PCBs、9种OCPs和∑16PAHs含量在各个年龄性别组中均高于印太平洋江豚,其中青年雌性组中∑19PCBs在差异达显著性水平(p<0.001);然而,珠江口印太平洋江豚体内DDTs含量(平均值:118μg/g,脂重;最高值:800μg/g,脂重)高于中华白海豚(平均值:40μg/g,脂重;最高值:200μg/g,脂重),在青年雄性组中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1)。多变量分析显示,鲸豚对POPs的暴露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影响:(a)POPs对解毒通路配体的可诱导性差异;(2)鲸豚物种间对POPs的代谢能力的差异;(3)摄食行为不同的差异;(4)不同地理区域分布的差异。本研究结果提示,珠江口鲸豚体内超高浓度的DDTs应引起保育管理方面的重视。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早施苗肥芝麻因为种子较小,加上往往底施氮肥施用过多,容易使幼苗旺长,形成高脚苗。因此,芝麻要结合早间苗、早定苗,看苗早施一次以速效性肥料为主的苗肥,施好苗肥是芝麻早发
学位
学位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Gould)又称合浦珠母贝,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区,是世界上海水珍珠培育的主要母贝,也是研究生物矿化的热门对象之一。目前关于贝类生物矿化分子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