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越来越多研究表明 lncRNA广泛参与机体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其表达紊乱与多种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筛选出LPS刺激AM前后差异表达最明显的lncRNA-5657,观察AM炎症反应时其动态表达变化,探讨其调控AM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 (1)体外培养NR8383细胞,以终浓度1μg/ml的LPS刺激细胞构建AM炎症反应模型,采用 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 TNF-α、IL-1β、IL-6的蛋白含量,以确定模型构建成功;采用lnc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LPS刺激前后细胞中lncRNA表达谱的变化,筛选出差异表达的与AM炎症相关 lncRNAs进行分析。 (2)采用RT-qPCR检测LPS刺激AM后lncRNA-5657的动态表达;使用核质分离试剂盒分别抽提AM细胞核和细胞质的RNA,采用RT-qPCR检测细胞核和细胞质中lncRNA-5657的表达,以明确lncRNA-5657的亚细胞定位。 (3)构建lncRNA-5657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后感染AM,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量确定感染效率;针对lncRNA-5657的序列特异性设计合成lncRNA smart sliencer后转染AM;采用RT-qPCR检测lncRNA-5657及细胞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变化,采用ELISA检测上清液中炎症因子蛋白含量变化,以明确lncRNA-5657对AM炎症反应的影响。 (4)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lncRNA-5657的靶基因并筛选验证,在AM中分别过表达和沉默lncRNA-5657,采用RT-q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pns2 mRNA及蛋白的改变;采用 ELISA检测向 AM中转染 si-spns2或过表达lncRNA-5657的同时转染 si-spns2后上清液中炎症因子蛋白含量变化,以明确lncRNA-5657参与调控AM炎症反应的机制。 结果: (1)LPS刺激AM6、12、24h后,上清液和细胞中TNF-α、IL-1β、IL-6的蛋白及mRNA含量均逐渐升高,12h达到高峰,24h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表明AM炎症反应模型构建成功;以LPS刺激组与空白对照组表达比值≥2倍且P<0.05作为差异表达lncRNA,LPS刺激AM6h后差异表达lncRNA共有904条,其中上调2倍以上的lncRNA共591条,下调2倍以上的lncRNA共313条,表明lncRNA的表达变化与AM炎症反应相关。 (2)LPS刺激6、12、24h后,lncRNA-5657表达水平逐步上调,表明lncRNA-5657与AM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核质分离结果表明lncRNA-5657绝大部分位于细胞核中。 (3)lncRNA-5657慢病毒感染细胞72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lncRNA-5657表达明显上调,LPS诱导后的TNF-α、IL-1β、IL-6 mRNA及蛋白的表达也明显上调;lincRNA-5657 smart silencer转染细胞72h后, lncRNA-5657表达明显下调,LPS诱导后的TNF-α、IL-1β、IL-6 mRNA及蛋白的表达也明显下调,表明lncRNA-5657参与调控了AM炎症反应。 (4)筛选出lncRNA-5657的靶基因spns2,过表达lncRNA-5657后,细胞中spns2的表达上调,沉默lncRNA-5657后,spns2的表达下调;LPS刺激AM6、12、24h后,细胞中spns2蛋白表达逐步上调,48h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干扰 spns2表达后 TNF-α、IL-1β、IL-6蛋白分泌明显减少;过表达lncRNA-5657后再干扰spns2炎症因子分泌仍减少,表明lncRNA-5657可通过调控spns2的表达从而调控AM炎症反应。 结论: LPS诱导AM炎症反应后,lncRNA表达谱发生显著变化,LPS刺激 AM后lncRNA-5657表达上调,沉默lncRNA-5657可减轻LPS诱导的AM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为以顺式调控的方式靶向调控spns2的表达,减少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抑制AM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