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汉语的方式状语,全文共分14章。 §1.着重讨论了方式的性质、类型及与相关范畴的关系。确认了研究范围:方式状语。 §2.提出了方式状语的发展分期的两个标准,据此将方式状语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先秦至西汉;东汉至宋;元代至清。现代汉语的方式状语是近代汉语的延伸与发展。 §3.先秦至西汉时期,方式状语突出的特点是,以字结构与VP的相对语序不确定。 很多成分可以构成方式状语,名词直接构成方式状语的能力特别强;最能做方式状语的介词结构是以字结构;构成形式大多比较简短。方式状语的语序发展过程是从VP后逐渐前移。 §4.东汉至宋代,方式状语突出的特点是:以字结构语序基本确定,状语的语法标记及主观化格式尚未成熟。东汉时期,后置的介词结构基本上都前移至VP前了。直到宋代,状语标记的语法化程度及方式状语的主观化程度都不高。方式状语的构成变化不太大。 §5.元明清时期,突出的特点是:状语语法标记“地/的”成熟并广泛地使用,主观化的重叠结构、对称结构及语义多指的方式状语也大量使用。语法标记的成熟标志着方式状语语法化过程的结束;重叠结构、对称结构大量地构成方式状语;主谓结构做方式状语不少见;比况结构形成了完整的比况模式。 总之,汉语方式状语的发展过程是语序调整确定、语法标记成熟、主观化格式形成及构成成分不断丰富的过程。 §6.方式状语语序的发展有其历时的过程及内在的动因。先秦至西汉时期,方式状语的语序有两类:(1)非介词结构一律前置;(2)介词结构语序不定。前置的“以”字结构中,“X以·VP”的结构形式,可以看作是“VP·以X”结构前移的过渡形式。 在时间顺序原则的推动下,后置介词结构逐渐前移。但是主观性原则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7.现代汉语的方式状语基本上是明清时期的延续,但其构成的丰富性、语义的多样性、变换的灵活性等等方面却大大超出明清时期。 §8.主谓结构构成的方式状语极富特点,在内部构成、语法性质、语义关系、认知及信息特征等方面与一般方式状语很不相同。 §9.方式状语与谓语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是:某些动词虚化中的亦动亦介状态;某些结构的亦谓亦状的状态;状语标记“地”使状语与谓语互相转化。 方式状语与谓语的变换要受到结构和语义方面的制约。结构方面限制的深层原因是其语义的制约;变换成谓语后,在句法功能、句法语义、信息结构及认知图式上都存在着差异。 §10、§11.§12.有些方式状语与补语、定语、指称性宾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某些方式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