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罗非鱼出口进入快速增长期,至21世纪初期增长率达到顶峰。在世界罗非鱼市场上,中国是最大的罗非鱼出口供应国,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是虽然中国市场占有率极高,产品却仍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较低,出口利润率低,出口现状反映出中国罗非鱼出口的贸易条件和贸易结构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之际,研究中国罗非鱼出口国际竞争力现状与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我国罗非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罗非鱼产业生产及出口现状,指出现期该产业贸易出口量大、出口增长不稳定且出口利润低。笔者通过竞争力指标分析了中国罗非鱼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揭示了中国罗非鱼产业在资源禀赋与出口比较优势上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并且远高于同期中国水产品出口总体水平,但价格竞争力优势不明显,表明中国罗非鱼产业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而世界主要罗非鱼生产国竞争力指数比较则反映出中国在生产与出口方面均具有比较优势。笔者在竞争力指标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市场势力剩余弹性需求计量模型对中国罗非鱼产业在美国市场上的市场势力进行了测度,并与美国鳕鱼出口的市场势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罗非鱼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市场势力缺失,议价能力不足,受其他进口国需求因素和竞争对手行为因素影响较大。从本国产业水平上看,造成我国罗非鱼产品市场势力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产品纵向差异化低、加工企业规范性较低和出口营销手段缺乏。在此基础上,本文探究了我国罗非鱼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中国具有丰富的水域资源、廉价优质的劳动力、多年积累而成的良好的养殖加工基础,这些是提升中国罗非鱼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而国际市场依赖性高、国内相关支持行业建设不足则是制约中国罗非鱼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本文研究认为,中国罗非鱼产业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应从产业具体实际出发,巩固现有优势,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产业建设。具体措施为: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创建自身品牌,加强营销渠道建设,加快罗非鱼协会建设并发挥其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