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仍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经济体系,银行仍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承担着提供流动性和重新配置风险期限的责任,因此在我国商业银行仍然是创造流动性的主体。银行从事流动性创造,必然伴随着风险,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资金偿还和运用的期限错配,因此流动性创造不是越多越好,全部将流动性负债转化为长期性资产容易导致钱荒。银行提供流动性需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有效融资需求相匹配,否则很可能导致类似2007-2009年流动性创造过剩引发金融危机。市场竞争促使商业银行不断采取举措巩固已有业务,推出新产品,开展新业务,提升自身竞争力。银行业务变化和产品结构变化也会影响银行创造流动性的能力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本文研究了流动性创造与市场竞争的关系。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流动性创造和竞争程度的衡量指标以及市场竞争与流动性创造关系的理论研究现状。然后采用Berger和Bouwman测度流动性创造方法计算的总体流动性创造、表内流动性创造、表外流动性创造和常用市场竞争程度度量指标HHI、CR4、Lerner指数、金融开放程度指数。依据中美商业银行2005-2015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数据,检验了市场竞争对中美流动性创造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市场集中度与总体银行流动性创造呈显著正相关,但具体表现上有差异。中国银行总体和表内流动性创造保持一致,均与市场集中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表外业务创造的流动性受市场集中度影响不显著。美国流动性创造在总体上和表外业务与市场集中度指标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表内流动性创造与市场集中度呈现负相关关系。同时,市场集中度与银行流动性创造关系在不同类型银行存在一些差异。为了验证模型的稳健性,本文使用了IV-2SLS、IV-GMM模型引入商业服务出口额和安全的互联网服务器作为竞争程度代理变量的工具变量,控制了模型内生性等问题后与固定(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系数进行对比,验证了市场竞争与银行流动性创造关系稳健性。根据研究结论,商业银行能够预见应对竞争过程中流动性创造供给的变化,管理当局可以根据市场集中度与流动性创造关系,调整银行创新业务准入标准和金融开放进程,进而影响流动性创造水平,从而实现更好控制市场的流动性以防流动性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