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淤泥软土地基超大型沉井基础的稳定性及承载力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近些年桥梁工程的蓬勃发展,不少大跨桥梁的深基础已达到超过百米深的土层,而沉井基础因其整体性好、埋置深度大、承载能力强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跨江跨海大桥的塔柱基础和锚碇的首选类型,也因此出现了尺寸和埋深均有较大提升的沉井。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中塔沉井基础位于海积平原深厚软土地区。场地上部为厚达40m的淤泥层,其具有高含水量、高孔隙比、高压缩性、较高灵敏度及触变性等特点。本文结合该沉井的施工过程,通过监测数据分析、理论公式计算、数值模拟等手段相结合,开展了大型沉井在软土地基中的受力特性、下沉稳定性及基底承载能力的相关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
  1.由于下沉过程中的施工扰动,沉井极易出现失稳的问题。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对软土层中下沉的大型沉井基础的受力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理论计算探讨了理论公式的适用性和沉井的下沉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沉井下沉的逐步深入,受吸泥扰动的影响减小,侧壁土压力随入土深度呈线性增长关系;进行沉井下沉稳定计算时,直接用地基极限承载力代替沉井底部土的支承力将导致理论的下沉稳定系数偏小。
  2.目前的研究中,沉井发生突沉的机理尚不明确。利用ABAous/Explicit动力有限元程序,并结合沉井的下沉阻力实测数据,对沉井在软土地基中的突然快速下沉行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确定了沉井突沉行为的作用机理,表明软土地基中沉井突沉的实质是应力突变引起应变能向损伤耗散能的瞬间转化;通过数值计算与实测结果的对比,提出了可采用损伤因子定量评价沉井周边软土受荷变形后的力学行为和相应的沉井突沉行为的方法。
  3.在确定承载力时,目前的规范方法均是针对于浅基础,并不适用于大型沉井基础。建立了组合荷载作用下沉井地基承载力的数值计算模型。利用荷载一常位移探测法分析了竖向荷载大小和入土深度对H-M荷载空间中软土地基承载力包络线的影响,得到了极限状态下沉井和地基土的运动机制;确定了各单向加载模式下沉井基底的极限承载力,并提出了复合加载模式下沉井承载力包络面的数学表达式,绘制了相应的破坏包络面;与地基均质条件下实心基础的承载力包络线进行了对比,评估了大截面沉井在软土地基中下沉时的整体承载性能。
其他文献
我国人工林面积在近些年来不断扩大,然而我国现存人工林仍面临诸多的问题,如何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与稳定性成为当今的热点问题。抚育间伐是一种重要的森林经营的措施,能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内部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较高的植被可以阻止生态因子的单向累积,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近些年来我国开展了大量有关抚育间伐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影响的研究,但研究方法以抚育间伐若干年后的常规野外调查方法为主,其研究结果难以更加全
学位
【目的】  化学合成及鉴定两种重组神经肽PACAP13和OT23,细胞水平上,设置PACAP13/OT23与细胞一起培养体系,分析和比较PACAP13/OT23对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细胞活性作用。在个体水平上,在Pristane诱导的红斑狼疮小鼠和自发性MRL/lpr狼疮小鼠两种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模型基础上,分析PACAP13/OT23对小鼠自身抗体和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的效应,对胸腺和脾脏初
昆虫表皮(又称外骨骼)主要由坚硬的外表皮层和柔软的内表皮层构成,结构蛋白是其主要的组成成分。表皮不仅具有保护功能,也作为肌肉的支点构成昆虫的运动系统。白蚁是最古老的社会性昆虫,巢群内有明确的品级分化(工蚁、兵蚁和生殖蚁)和社会分工。工蚁担负筑巢、清洁、觅食和抚育幼蚁等工作;兵蚁承担防御任务;成虫可以飞出原巢建立新巢,成为原始生殖蚁。白蚁的外表皮层和内表皮层结构在不同品级间是否存在差异还不清楚。为了
现有互联网原始设计思想中的诸多弊端影响了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世界各国研究并提出了多个新型网络体系结构,如具有“三层”、“两域”结构模型的智慧协同网络。在实际应用部署中,智慧协同网络分为接入网和核心网两部分。在接入网中,通过引入族群的概念实现组件的虚拟化。在核心网中,通过组件标识的映射实现数据包的安全传输。现有的网络管理系统目前并没有对智慧协同网络的接入网和核心网进行针对性管理,不能有效地用于智
学位
造成电磁波空间传播轨迹发生偏移的结构体被称之为散射体,而电磁波传播轨迹偏移的物理现象被称之为散射现象,因此散射体建模即对其造成的散射进行建模的过程。散射体建模对车联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原因是电波传播特性的深入理解是任何车联网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和优化的基本保障。而车联网场景的电波传播(或无线信道)特性取决于场景中散射体的类型与位置分布。区别于传统蜂窝小区,车联网场景中的无线信道有着复杂多样的特性
学位
偏振保持波导作为波导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偏振敏感及偏振依赖的通信和传感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偏振保持少模光纤将“少模”与“偏振复用”结合,可作为空分复用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为进一步扩充光通信传输容量开启了一扇新颖的大门。在偏振敏感的太赫兹(Terahertz,THz)传感、光谱成像及无线通信等系统中,THz偏振保持波导在传输偏振信息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减小了系统的体积,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近年来,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化促使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环保意识,出行工具从燃油汽车转变为电动汽车,因而电动汽车将拥有广阔销售市场。电池组是电动汽车的重要部分,其工作状态是车辆运行情况的重要依据,基于这一实际价值,本文设计了一款BMS一体机,其中BMS指电池管理系统。本课题所研究的重点是电池组SOC估计,即荷电状态估计,详细阐述了电池模型筛选、对应内部参量辨识、应用参量后的精度验证、电池SOC估计方法的比较
医用输液是我国五大常用药品制剂之一,在各类医学场景都应用广泛。显而易见,输液瓶包装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安全。然而,由于输液瓶制备工艺的不成熟,一些外观缺陷会以小概率稳定的出现。目前,为了确保出产的输液瓶包装合格,制药厂采用的是人工检测的方式。但是,人工检测有着效率低下、可靠性不足的问题。因此,本论文研究医用大输液外观缺陷的视觉检测技术,配合硬件采集设备和处理设备,以达到代替人工检测的目的。从而在
学位
情感识别研究对于人机交互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情感的表达通常涉及语音、文本和面部微表情等多个模态,其中情感语音数据库的构建难度较大,因此针对语音情感语料的数据增强方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将其它模态信息引入到语音情感识别研究中,更好地挖掘出各模态之间的关联信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围绕数据增强和多模态特征融合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基于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等搭建模型框架。论文主要工作如下:
学位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以其整体性好、施工精度高以及维修养护工作量小等优点逐渐成为铁路轨道的主要结构形式。然而我国幅员辽阔,铁路线路区间跨度大,轨道运营期间所处的气候等环境条件极其复杂,极端气候的常态化和周期性温度变化极易引发轨道结构的劣化,严重影响了列车运行的平顺性及安全性,降低了轨道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文以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了国内外无砟轨道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