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8年,法国文学批评家罗兰·巴尔特发表了他的文章《作者之死》,他指出作者在完成一部作品时即已死去,作品可以脱离其作者作为独立的语言实体而存在。“作者已死”的观点不仅在文学领域盛极一时,还被引入翻译研究并给翻译界带来一场革命:译者第一次摆脱作者的束缚开始独立行使阐释文本的权力。但随着这一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译者的地位被无限抬升了,由此引起翻译领域的混乱。本文首先挖掘了“作者已死”观点的理论根源并分析了其赖以生存的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局限性,然后通过实例有力地批判了在翻译研究中宣判作者死刑的做法。接下来,文章从译者与作者的关系着手,探讨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合理定位的问题。文章最后指出,在翻译操作中,作者并未死去,翻译作品的产生是作者和译者通过文本共同合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