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实现对中国革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当今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中华革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实际上,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一直是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读物作出了说明指导,其中就诗歌散文作品、长篇文学名著类作品推荐的具体阅读参考书目中,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约占三分之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更是增添了许多优秀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入选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占到了教材选文总数的12.16%左右。但是由于作品特定的写作方式,加上作品描述的环境背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较大的差距,造成了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对作品片面地否定、教师对作品知识点式地解读、教学内容政治化等诸多问题。传统的单篇短章式的教学固然有其优势,但是短小的篇章往往无法承载厚重的精神力量,与其手把手地教学生去分析英雄的伟大,不如带领学生走进英雄的生活环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去感悟,这必然会带给他们心灵上的震撼与感动。进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有助于中国革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但是目前关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整本书阅读的研究还相当匮乏。基于此,笔者希望以本论文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们的关注,也希望能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整本书阅读这一问题的提出、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意义,在对“整本书阅读”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两个概念做出了界定后,探讨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整本书阅读的意义。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一章,是对《红岩》价值与特点的分析讨论。首先对教材中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及《红岩》的具体分布情况做了分析,由此引出对《红岩》价值的探讨,主要从革命史上的价值、文学价值和教育价值三方面展开。最后是对《红岩》特点与教学的分析,包括小说的特点及其教学特点。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二章。主要是对《红岩》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案例的呈现与分析。首先对现有的《红岩》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案例做了说明,从中选出吴欣歆老师主编的《书册阅读教学现场》中《红岩》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作为典型加以呈现、分析,试图从中得到启发。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本章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规划、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对《红岩》的教学做出了说明与探讨,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