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很多西部民族地区依托当地的人文山水资源将旅游开发作为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然而在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外部强势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民族文化逐渐丧失固有特色,降低了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进而导致其旅游资源不能保持代际间的利益共享,旅游业发展乃至整体区域经济发展非可持续发展的误区。为了解决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间的这种矛盾,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本文从文化变迁和旅游开发两个角度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旅游开发的客观规律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结合人类学、现代化理论、旅游规划和社区参与等相关理念,依据对文化变迁与保护过程中所呈现的发展目标统一、文化开发分层和文化保护分层等特点分析,提出新型的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互动模式,通过将西部民族地区的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分层开发、分类保护的方式,试图化解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间的矛盾,调和与集聚文化变迁和保护的双重力量以共同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提出了目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本文的理论构架;第二章是关于民族文化及其变迁的理性认知,主要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民族文化的形成、变迁以及民族现代化的内涵,提出了以旅游为核心的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模式;第三章是关于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理性认知,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以当地民族文化为核心吸引物的旅游发展道路;第四章为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互动模式构建,从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困境所表现出的“一个统一,两个分离”的特点提出了对民族地区文化分层开发、分类保护、互动发展的模式,并就该模式的顺利运行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第五章以泸沽湖落水村摩梭文化的旅游开发为例,对该地区的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本文提出的互动模式对该地区的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