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金匮要略》温经汤是临床上调经的经典处方,是冲任虚寒而兼有血瘀之象的代表方。本方具有温经祛瘀,调补冲任的作用。主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后世早已突破妇科杂病的范畴,广泛用于内科许多疾病。长期以来,尤其是近10年来,关于温经汤的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主要散在于个案病例报道和一般的临床观察之中,临床报道的多,理论探讨的少;纯经验性的内容多,带共性或规律性的内容少。本文拟从文献分析的角度出发,深入讨论张仲景温经汤组方原理,以及近10年来临床医生对温经汤的应用经验。旨在为临床规范、合理应用温经汤提供支撑和参考。方法利用文献学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依据,查阅数据库中近10年(2002.1-2011.12)的文献,并追踪此前的大样例报道,收集有关温经汤的临床文献54篇,以方名、药物组成、用法、疗效标准、临床疗效、主治等作为字段名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对资料进行全面梳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从主治疾病、临床疗效、加减配伍等三方面阐明温经汤现代临床应用的一般规律。结果关于温经汤的临床研究报道,近10年(2002.1-2011.12)来关于温经汤的大样例报道,平均每5年大样本报道最少4篇,近5年来报道多至30余篇。总的来看,温经汤的临床应用研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以近10年来上升趋势最为明显。温经汤的适应证广泛,涉及临床各科20余种疾病,但主要是应用于女性、男性生殖系统相关的疾病,治疗对象仍然以女性居多。在适应证中,以治疗痛经最为多见,病例多达1470例,其次为月经不调和不孕症,病例数分别为464和300例。关于临床疗效,温经汤的临床研究中,涉及文章篇数54篇,病例3166例,总有效率最低者66.7%,最高者为全部有效;有1篇文献的有效率小于70%,占1.85%,总有效率在90%以上的文献有38篇,占70.37%。其中治疗痛经的文献中,涉及文章篇数21篇,病例1470例,总有效率最低者75%,最高者为97.56%;有1篇文献的有效率小于80%,占4.76%,总有效率在90%以上的文献有16篇,占76.19%。方药加减配伍方面,在温经汤应用的54篇文献中,出现频率由高往低依次为:活血祛瘀药、理气药、温里药、滋阴养血药、补气药、补阳药、和收涩药。在药物剂量使用方面,在原方的基础之上多有临证加减,然而大多数的应用尊崇了原方的药物剂量。当归、白芍、麦冬、党参的药物用量变化幅度较大,另外,此四者的最大用量和最小用量之间差距也较为明显。现代药理学研究文献表明:温经汤能够调节内分泌、具有卵巢保护作用,并能改善氧化应激损伤和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这是温经汤治疗相关疾病的药理学基础。结论近年来,温经汤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不再只是局限于妇科,广泛的应用到临床各科。但是,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发现,温经汤的主要作用范围为女性、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治疗对象仍然以女性居多。在众多的适应证中,以痛经为最为多见,疗效也最为良好。从本课题收集的文献资料来看,温经汤在痛经的临床运用中表现出集中的趋势,这与临床较多的加减应用活血祛瘀药、理气药、温里药密切相关。方药加减配伍方面,在临床应用上温经汤常与活血祛瘀药、理气药、温里药、滋阴养血药、补气药、补阳药和收涩药进行配伍应用;其中配伍频率最高的是活血祛瘀药和理气药;其次为温里药;再次为滋阴养血药、补气药和补阳药;最后为收涩药。药物用量方面,君药吴茱萸和桂枝变化不大,而臣药、佐药变化幅度较大。虽然在现代应用中,温经汤治疗疾病的范围不断扩大,加减配伍药物有其实用性;然而从温经汤的主治症状、药物用量角度分析,温经汤在现代临床的应用中很大程度上仍尊崇了《金匮要略》的原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