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理论开始了一场悄然的变革,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代表的不完全竞争理论成为战后国际贸易的最新前沿。然而长期以来国际上对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都集中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问题上,对于发展中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寥寥无几。国内外学者在对发展中国家间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时也多采用理论研究的方法,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较少。 东盟成员国是中国的友好近邻,相互间有着传统的友好往来,交流源远流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与提升,双方在政治、经贸等方面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2011年,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国,同年,东盟也超越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随着双方经济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双方贸易结构也已经发生改变,中国-东盟已逐步由传统的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发展。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在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过程中,双方签署了大量的与经济、政治有关的协议与规定,这些协议与规定的实施将产生的各种经济与政治效应必将带来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双方经贸合作的不断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后成立的第三个自由贸易区,但却是覆盖面积最广,包含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于双方产业结构的提升以及贸易结构的改变必将产生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 然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只是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自由贸易区建立对双方产业内贸易将产生强大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将带来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深入探究双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本文选择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下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双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动因、趋势与对策进行研究。首先,笔者对产业内贸易和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为后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借助现有统计数据,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内贸易指数和产业内贸易量进行测算,重点比较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内贸易的整体水平、国家结构以及商品结构特点。分析结果表明:第一,20世纪90年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内贸易水平显著提升,双方贸易结构由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转向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进入21世纪,双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较为平稳。第二,中国与东盟各国间产业内贸易均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发展较为不均衡,国别差异较大。第三,随着工业制成品贸易比重的提高,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也随之上升。再次,笔者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面板数据引力模型对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检验,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家规模、国民收入、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地缘因素。随后,笔者系统分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后将产生的各种经济与政治效应,结合前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双方产业内贸易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文章的最后,笔者指出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内贸易长期存在的问题以及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将产生的一些不利影响,并从政府和企业层面分别提出了促进双方产业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