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红芪药材鉴定及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shi_shui_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芪为甘肃的地道药材,早在《神农本草经》上就有记载,应用历史十分悠久。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国内外学者就对红芪进行了研究,得知红芪主要成分包括多糖,氨基酸,黄酮,生物碱等。红芪主要活性成分红芪多糖(HPS)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从而起到增强免疫力、抗衰老、增强淋巴因子活化杀伤细胞(LAK)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和多种生物效应。目前已经对红芪的药效和药理学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但很多药理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还不清楚,同时红芪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也并不深入。本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合的方法,优化了红芪多糖的提取工艺,为红芪多糖工业化生产及新剂型的开发提供基础。本文首先对红芪进行了药材外观形态鉴定,药材切片及粉末显微鉴定,确定此药材的品种。通过预试验,提示红芪可能含有氨基酸(或蛋白质)、皂苷、糖或苷、有机酸、酚类、黄酮、生物碱、甾醇(或三萜)等化学成分。其次,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红芪多糖水浸提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80℃,固液比1:12,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乙醇沉淀浓度为70%。在此工艺条件下,红芪多糖的含量和得率分别达到了64.23%和3.92%。最后,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红芪多糖,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溶液pH值等4个因素,选取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3项作为正交考察因素,从而确定了红芪多糖纤维素酶法浸提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3%,酶解温度40℃条件下酶解110min。同时本文还对比了碱浸提法和酸浸提法提取红芪多糖,得率均比水提法有所下降。对比种植红芪,野生红芪和黄芪三种药材的多糖含量,得到野生红芪的含量在三种药材中是最高。考虑到脱脂过程会对多糖提取有一定影响,就以红芪粗多糖含量和得率为评价指标,对脱脂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脱脂条件为石油醚,70℃脱脂60min。
其他文献
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经管类专业为例,采用访问调查方法收集资料,运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数据"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在三种能力划分基础上,得出
云冈昙曜五窟是鲜卑民族统治时期开凿的石窟,石窟造像除了遵循佛教仪轨外,其更多的反映北魏时期鲜卑民族的审美情趣。长期以来,人们更多的是注意它的美学特征和佛像考证,而其
源自西方的权利话语在历经数百年之后,已经成为西方世界笃信不疑并在全球标榜的新宗教;可当权利变成拒绝怀疑的信仰,它在思想上就死了;权利本来的学理性被宗教性和政治性掩盖,
《晋绥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跨越了中国革命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开创了晋绥地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生动局面,掀起了全党
随着目前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由于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逐年下降。为了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增加青少年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轮滑运动作为一项非常符合中小学体育教学
豪威尔斯在《埃蒂莎》中采用多种艺术手法将战争的荒诞性以及残酷本质血淋淋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他强烈谴责了那些对战争抱着浪漫幻想以及美化战争的人,他呼吁人类应该超越敌我对
针对大倾角综采(放)工作面的条件,对工作面“三机”设备管理及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条件下实现综采(放)工作面高产高效的技术措施。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而先秦儒家优秀的教育思想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在中华大地上孕育起来的教育智慧的结晶奠定了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愈来愈向往走出喧闹的城市投奔自然,以期返朴归真、陶冶情操、宁静安神,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凭借城市周边地带的自然景观、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