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石油的大量消耗及不断开采,轻质石油资源变少,开发利用高凝高黏等非常规石油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对稠油降黏技术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微波技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降黏手段,但微波降黏效果并不稳定,对某些原油可以实现不可逆降黏,但对某些原油可能会使得其黏度增加。微波作用的方向性及作用效果最大化方面还缺乏系统、深刻的认识,致使这一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微波降黏技术的理论研究是使其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石油的大量消耗及不断开采,轻质石油资源变少,开发利用高凝高黏等非常规石油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对稠油降黏技术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微波技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降黏手段,但微波降黏效果并不稳定,对某些原油可以实现不可逆降黏,但对某些原油可能会使得其黏度增加。微波作用的方向性及作用效果最大化方面还缺乏系统、深刻的认识,致使这一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微波降黏技术的理论研究是使其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本文选取高凝模拟油样为研究对象,将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与实验方法相结合,分析高凝油的性质与其分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微波电磁场对高凝油性质的影响规律。首先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考察了外加电场对高凝油模拟体系的黏度、偶极矩、各分子间的径向分布函数、石蜡分子的均方位移和扩散系数的影响。使用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单模腔微波装置中的电磁场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并通过实验考察了微波功率和微波电场与磁场交互作用对高凝模拟油黏度和介电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分子动力学计算可知,在同一电场频率下,随外加电场强度的增加,模型体系的黏度先减小后增加。当石蜡分子的极性较大时,电场对其影响也较大。适当电场强度下,石蜡分子的均方位移和扩散系数减小,此时电场的加入阻碍了分子运动,抑制了石蜡分子的聚集,使得体系黏度降低。因此选择合适的电场强度,可达到有效抑制体系中石蜡分子聚集的目的。(2)在同一电场强度下,随电场频率的升高,模拟体系的黏度呈现出先减小而后增大的趋势。每种物质对微波的响应频率不同,当外加电场频率与石蜡分子的响应频率越接近,分子与电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越强,分子扩散作用减弱,体系黏度降低。当电场频率过高时,电场作用会加速石蜡分子的运动,并促进石蜡分子的聚集,此时模型体系中除了石蜡分子的聚集,还存在较长链的石蜡分子与短链烷烃和芳香烃之间的轻微聚集。(3)波导长度对单模腔微波装置中的电磁场分布有较大影响。当微波功率相同,波导的长度不同时,微波装置中的电磁场分布、端口反射系数和油样的功率损耗密度均有较大差异。(4)微波可以显著地改变高凝模拟油样的黏度,微波功率或电磁场分布不同,作用效果不同,且存在一个较优参数。
其他文献
现代炼油企业加氢处理和加氢裂化工艺的比例不断增加,这需要消耗大量的氢气,使炼油企业氢气缺乏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优化炼油企业氢气系统愈发重要。在大多数的炼油企业氢气系统优化设计的研究中都假定单杂质系统,且假定氢源氢阱的流股流率是不变的。本文提出基于超结构的炼油厂多组分氢气系统模糊优化数学模型,考虑四个组分,即H2,H2S,C2+和CH4,考虑氢源氢阱流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以年度总费用最小化(TAC)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膜法处理工艺建模与能效分析有助于实现废水回用和合理排放。工业新鲜水脱盐处理系统模拟与灵敏度分析对脱盐工艺的优化和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页岩气压裂返排液膜法脱盐处理系统通常涉及膜过程(例如超滤,反渗透等)和储罐等。其中膜分离单元可看作单入口双出口的半连续过程,包括运行和离线化学清洗子单元和水处理运行子单元,具有间歇用水过程的特征。然而,尚未有关于页岩气压裂返排液膜法脱盐处理工艺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能源,具有经济实惠、安全可靠的特点,在当今世界的能源结构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通常在天然气中含量可达90%以上。除此之外,天然气中还含有乙烷、丙烷等轻烃,这些物质是优质的化工原料。因此,有必要回收天然气中的轻烃,尤其是含量较高的乙烷,实现天然气资源的充分利用。本文首先研究传统的甲烷乙烷深冷分离工艺,提出了液化天然气(LNG)轻烃回收和空气分离能量集
发展油品清洁化技术是当前历史阶段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在对主流加氢脱硫工艺进行技术革新的过程中,加氢处理催化剂的技术突破是关键。针对催化剂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从催化剂结构组成入手,研发更高活性的催化剂,另一方面引入微波辐射等辅助手段激发催化剂的催化潜能。研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对催化剂加氢脱硫机理以及微波场与催化剂相互作用机理的认识和理解。本论文采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AIMD)模拟、密度泛函理论(DFT)计
汽提器因其连接提升管和再生器可以提高轻油收率和降低再生器烧焦负荷而成为催化裂化的主要设备:反应-再生系统中的主要环节。近年来,由于原料油的重质化,需要对汽提过程进行强化,而在汽提器内添加内构件为最高效的方式。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无孔盘环型、开孔盘环型及格栅型汽提器内气固流动、气泡分布及气固两相的返混情况进行研究,从本质上分析不同类型内构件对汽提过程的强化机理。并在本实验室对汽提器研究的基础上,
水合物生成和分解的研究对油水多相输送管道防堵和水合物其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将多孔介质ZIF-8加入纯水或油水体系中,研究了新型多孔材料ZIF-8对水合物法储气及防聚过程中水合物生成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含多孔材料浆液为储气介质,提出吸附-水合顺序法以提高水合物储气密度。在改善水合物生成的研究中,多孔材料通常可提高储气密度较小的固定床的水转化率,并加速水转化率较低的悬浮液中水合物成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由于流体组成、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发生改变,原油体系的稳定性被破坏,导致固相沥青质从原油中析出并沉积。本论文直接在微孔隙中进行沥青质沉积行为的探究并开展了原位可视化实验,同时量化了沥青质的沉积导致孔隙内润湿性的变化。分别在液态CO2和超临界CO2的两种状态下研究CO2诱导模拟油中沥青质的沉积行为。发现随着沉积时间的增长,沥青质沉积颗粒尺寸变大。比较了注不同气体对模拟油中沥青质沉积作用
清洁、高品质油品的需求与石油资源劣质化、重质化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这使得在柴油清洁化生产过程中的加氢负担越来越重,硫化物含量不断增加,硫化物结构变得更加复杂。氧化铝是加氢处理催化剂中应用最广泛的载体材料,但氧化铝其孔结构和表面性质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普通氧化铝孔分布不集中,比表面积较低。这样的特点一方面使负载于载体表面的活性金属分散性差;另一方面存在的微孔对复杂含硫化合物的内外扩散、吸脱附以及转
含硫化合物是石油组分中含量最多的杂原子化合物,其分子组成研究对石油勘探开发和加工利用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化学衍生化将硫醚和噻吩类含硫化合物转化为相应的锍盐,然后使用电喷雾高分辨质谱分析其分子组成是目前分析石油硫化物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进一步对锍盐分离和脱甲基处理,还能分离出硫醚和噻吩类化合物。甲基衍生化是分析和分离含硫化合物的关键步骤,然而该过程操作复杂、反应时间太长、重复性差,严重影响了方法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油品化学助剂的使用,油品中的有机氯含量增加。有机氯会造成管道和设备的腐蚀与堵塞,并使催化剂中毒。因此,有必要对有机氯含量高的油品进行有机氯的脱除研究。脱除有机氯的前提是研究油品中有机氯类型,然而对于油品中有机氯类型的检测并没有标准的气相色谱方法,因此建立油品中有机氯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油品中有机氯的分布、类型和脱除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首先,建立油品中有机氯化物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