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支气管镜检查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MPP形成气道黏液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确诊为MPP并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17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支气管镜下表现分为黏液栓组及非黏液栓组,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等指标进行比较,并对两组间比较分析P<0.05的可能危险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得出独立危险因素,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评分系统,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回归模型及评分系统的预测能力。结果:1.符合选入标准的患儿共175例,2例因诊断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被排除,最终入组173例,其中黏液栓组患儿82例,非黏液栓组91例。黏液栓组中,影像学表现为肺实变者82例,合并肺不张者16例,合并胸腔积液者41例。2.黏液栓组平均年龄为6.67±2.52岁,大于非黏液栓组5.42±2.9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性别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同时,黏液栓组的热程长于非黏液栓组,热峰高于非黏液栓组,出现胸腔积液的人数也多于非黏液栓组(P<0.05)。黏液栓组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CD3-CD19+均高于非黏液栓组,而血小板(PLT)、CD3+、CD3+CD4+、CD3-(15+56)+均低于非黏液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黏液栓组和非黏液栓组各观察值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热程、CRP、LDH水平为MPP黏液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赋值,发病年龄≥6岁、热程≥10天、CRP≥45mg/L、LDH≥450U/L,可以预测黏液栓形成,回归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76,P<0.001,其敏感度为0.667,特异度为0.767。4.建立危险因素评分系统,发病年龄≥6岁、热程≥10天、CRP≥45mg/L分别为1分,LDH≥450U/L为2分,预测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776,其敏感度为0.718,特异度为0.789。根据评分将MPP病人分为黏液栓高危组(4-5分)及低危组(0-3分),其中高危组共47例,发生黏液栓38例(80.9%),低危组共126例,发生黏液栓43例(34.1%)。结论:1.发病年龄、热程、CRP、LDH水平为MPP黏液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当MPP患儿发病年龄≥6岁、热程≥10天、CRP≥45mg/L、LDH≥450U/L时,应注意黏液栓形成的可能性,但其确切的应用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2.建立危险因素评分系统,即发病年龄≥6岁、热程≥10天、CRP≥45mg/L分别为1分,LDH≥450U/L为2分,评分值越高,MPP形成气道黏液栓的风险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