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大众化的实现形式研究——以标语口号为例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此后,这个命题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狭义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大众化,内容上包括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者的大众化。标语口号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大众化的有效实现形式之一,对其做理论与历史实践的分析,并对在此过程中标语口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探索,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标语口号的含义、历史渊源及特征进行了概述,明确了标语口号的特性与功用,梳理了标语口号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大众化的关系,回顾了标语口号在后者中的历程,总结了相关经验与教训及其在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改进标语口号的对策。   标语口号在我国历史久远,起源于奴隶社会,历经漫长的封建社会,兴盛于革命与战争年代,到现在已经走向理性与成熟。改革开放前,标语口号充满激情与鼓动性,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标语口号逐渐理性化、人性化、艺术化。   建国以来标语口号宣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标语口号制定缺少人文关怀、忽视受众的个性心理特征、内容跟不上时代要求、形式主义以及法制意识淡薄等。究其原因,既和时代变化、社会发展有关,更是标语口号创制者守旧不能与时俱进所造成的。探讨以往标语口号宣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是改进标语口号宣传工作的重要前提,而分析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社会转型对于标语口号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则是加强标语口号宣传的重要现实基础。   标语口号宣传是个系统工程,只有政府宣传、社会宣传和民众自我认知形成合力,并做到统筹兼顾、重点突出,才能有的放矢、标本兼治。首先,要掌握制定与宣传的科学原则。其次,要遵循标语口号的特殊规范,正确表达标语口号。再次,要整合宣传资源,形成科学的宣传体系。最后,要提高民众的鉴赏与认知能力,使其自觉接受宣传教育。
其他文献
民事撤诉制度是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当事人自由处分其诉讼权利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法院结案的一种方式。合理的撤诉制度能够保障当事人处分权的充分行使,同时也能够有
2001年我国《信托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信托业由此走向了正规化、法制化。然而信托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几度兴衰,无法可依的局面、混乱的业务经营致使信托业几乎受到毁灭性
农民申纪兰是全国惟一一位从第一届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笔者结合她一生珍贵的政治历程,分析在国家政权建设逐步深入过程中,典型人物申纪兰的行为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