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城市的空间和人口规模持续扩张。就业空间分布作为描述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指标,能直观描述不同城市和区域人口的活动空间特征,因此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国外对于城市就业空间的探索起步较早,研究的成果和研究方法均较为成熟。随着城市的发展,国内学者也对北京、上海、南京等经济发达城市就业空间布局进行了实证研究。但国内外对于城市就业空间的探索多基于某一时间截面的数据,集中分析总人口或总就业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以静态研究为主,缺乏对动态发展变化的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市不同时期各行业的就业人口分布,探索武汉市就业空间的演变特征,并比较不同行业就业空间的分布特点,进一步完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体系,丰富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内容。本文基于武汉市2000年和2010年街道尺度的人口普查数据,利用GIS和GeoDa软件,主要从以下方面对武汉市就业空间结构进行了探索:(1)以各行业就业人口数据为基础,计算地均就业密度(单位面积各行业就业人数)和人均就业密度(每千人中各行业就业人数)两个指标,从总就业和一二三产业多视角探索武汉市的就业空间布局及演变,并对第三产业进行划分,分析不同类型服务业的空间特征;服务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由于2000年统计年鉴中服务业行业行业分类过于粗略,同时缺少高新技术的相关产业,因此,本文基于区位熵方法对2010年不同类型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2)本文选用了门槛值法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市各行业就业主次中心进行识别。结合各行业的全局Moran’s I(莫兰指数),探讨了2000年到2010年武汉市就业中心分布和集聚变化状况,并借助平均中心和标准差椭圆测度武汉市就业重心和就业分布方向特征及演变。(3)根据武汉市社会自然条件特点,本文综合分析了历史因素、自然因素、政策因素对武汉市就业空间结构及演化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从2000到2010年,武汉市就业密度显著提升,其中主城区是武汉市就业密度增长和分布的核心区。第一产业主要分布在农业生态区,第二产业逐步从主城区外围向都市发展区转移,第三产业则集聚在主城区内以长江和地铁二号线为轴线的“X形”区域。同时,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显著差异,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高度集中在主城区内,空间集聚性强,消费性服务业和社会性服务业则较为分散的分布在主城区和都市发展区。(2)对武汉市就业中心识别及集聚程度演化研究发现,武汉市虽然整体就业空间结构呈现出一定的扩散效应,但是单中心结构依旧明显。在就业分布方向上,呈现明显的沿长江和地铁二号线的“X形”空间分布形态。从2000年到2010年,武汉市总就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就业重心都发生了向东北方向的移动,而第三产业则整体出现了向西南方向的移动。(3)在影响武汉市就业空间结构布局及演化的各类因素中,自然因素和政策因素最为显著,并且从2000年到2010年,自然因素对于第二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空间分布的影响有显著降低。武汉市城市发展尤其是汉口—汉阳—武昌的“商业—工业—科教”总体空间格局很大程度上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进而对城市就业空间布局造成深远影响。产业布局的空间需求是影响就业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对交通、经济、科教等要素的不同需求决定各产业在空间上的布局,从而促使不同就业空间形态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