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层信访问题日益成为中国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这一问题也对我国公共管理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形成了新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主体多元化、社会问题复杂化的出现,信访问题逐步异化,集访、闹访、缠访、越级访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什么促使了信访事件的增加速度如此之快,为什么多数的信访者“信上不信下”,信访的程序究竟该如何进行,如何最大成效的发挥它应有的功能,是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研究的焦点。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信访模式,积极促进信访工作的制度完善。特别是2014年《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的出台,给信访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笔者“以政治参与理论”作为本选题的理论研究依据,深入分析了信访制度的定位,认为信访制度就是群众利益表达的一种机制、是政治参与的一种渠道,利益表达功能是基本、监督权力功能是引申、权利救济功能是辅助。本文通过回顾中国信访工作的发展历程,对现行信访制度进行了梳理;通过论述信访制度的价值和重大意义,论证了信访制度存在的必要性;立足于X县信访工作的实际,系统梳理了当前我国基层信访的现状及问题,从政府、公民、中间力量和环境四个因素深入分析了造成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