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柱端不屈服的空间框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取值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xu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抗震规范通过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将梁、柱的抗弯承载力拉开一定差距,目的是引导框架在大震下形成以梁端屈服后耗能为主的屈服机制,梁端屈服型框架有较大的内力重分布和能量耗散能力,且抗地震倒塌能力好,因此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合理取值非常关键。按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设计的框架结构在汶川地震中大多未形成梁端屈服为主的耗能机制,有的甚至倒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下简称为抗震规范)对柱端弯矩增大系数c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那么到底多大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才是上限,也就是大震下柱端截面不屈服需要多大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值仍是有待研究的问题。本文按照2010版抗震规范设计了7度0.1g区空间框架结构,在建立非线性模型时,人为提高柱纵筋屈服强度,使得其在大震下不屈服,其它材料则正常模拟。采用SRSS谱选波法选取30组地面运动记录,对结构分别输入所选的地面运动记录,提取除底层柱底截面以外柱端截面的内力时程,对内力时程采用基于截面不屈服的双向偏压程序求解配筋。用MATLAB编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提供的两种计算双向偏压截面承载力的计算程序,包括倪克勤公式和附录E中的计算方法,同时解决了迭代初始值的取值问题。根据截面屈服的定义对基于极限状态的双向偏压程序基础上进行修正,得到了基于截面不屈服的双向偏压截面配筋计算程序。用OpenSees软件对上述MATLAB自编程序进行校核,结果证明该自编程序准确度高。根据基于截面不屈服的双向偏压程序和大震下各柱端截面的内力时程计算得到截面纵筋面积,由此可以反推出截面不屈服所需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c-cal。最后本文按照建议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取值重新设计框架,对框架输入大震水准的多组地震波,考察了框架在地震下的反应,并评价了建议系数的性能控制效果。通过上述工作,本文得到如下结论:①框架柱按基于大震水准不屈服的性态水准设计时,计算柱截面承载力更合理的是采用基于截面不屈服的设计方法,当地震动是双向地震波输入时,计算柱截面的承载力可采用本文所编的基于截面不屈服的双向偏压程序。②平面位置对称的柱子其所需求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基本一致,节点的上、下柱端不屈服所需求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c-cal不一样。按照抗震规范式6.2.2-1调整柱端承载力,角柱的各柱端截面ηc-cal需求普遍较小,中柱的各柱端截面ηc-cal需求普遍较大。③对于7度0.1g区的框架,按照抗震规范的式6.2.2-1计算柱端承载力时,计算所得的ηc-cal普遍较现有规范的取值(1.3)大,但由于有最小配筋率等抗震构造措施,使得抗震规范ηc偏小取值被掩盖。
其他文献
<正>目的:探索厄洛替尼在ⅢA-N2期EGFR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超声内镜诊断的ⅢA-N2期,同时EGFR突变阳性(19、21)、以前未经治疗的NSCLC患者被纳
会议
  三峡水库建成蓄水以后,库区支流水华频发,生态环境及饮用水源受到威胁,成为后三峡时代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改善支流水动力条件来控制支流水华的生态调度方案得到越来越多学
摘要:体验是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自己获得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引导学生做出自己的分析与价值判断,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从情境体验、活动体验和生活体验三个方面论述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体验;品德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040  体验,就是亲
支盘桩是一种新型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这种桩型是依据仿生学原理-仿树根根系结构,结合变截面钻孔灌注桩性状而研究出的桩型结构。支盘桩的桩型不仅在桩身结构和造型上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