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分子标记进行8种鲇形目鱼类系统发育的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xzsx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提取了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江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i)、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斑鳠(Mystus guttatus)、革胡子鲇(Clariasgariepinus)、鲇鱼(Silurus asotus)、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8种鲇形目(Siluriformes)鱼类的总DNA,通过分析Genbank中其他鱼类核糖体DNA和线粒体DNA序列的保守性,设计了扩增鲇形目鱼类18S、ITS、D-loop和12S基因的引物,经克隆测序获得了8种实验鱼18S、ITS、D-loop和12S基因的序列,并对测定的序列进行拼接和网上同源性检测,确定序列的边界及长度。   结合GenB ank中双须缺鳍鲇(Kryptopterus bicirrhis)、脂鳍胡鲇(Dinotopterus cunningtoni)、长臀鮠(Cranoglanis bouderius)和牛头鮰(Liobagrus obesus)的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如下数据:8种实验鱼和参考物种双须缺鳍鲇、脂鳍胡鲇的18S序列长度为1814-1843 bp,同源性达97%以上;ITS1-5.8S-ITS2序列长度为757-1231 bp,同源性为43.43-93.51%,江黄颡鱼与长吻鮠的同源性最高,黄颡鱼与脂鳍胡鲇的同源性最低;8种实验鱼和参考物种长臀鮠和牛头鮰的D-loop序列长度为878-1092bp,同源性为65.01-94.83%,光泽黄颡鱼和长吻鮠的同源性最高,革胡子鲇和牛头鲴的同源性最低;12S序列长度为947-956bp,同源性为87.05-97.48%,光泽黄颡鱼和长吻鮠的同源性最高,斑点叉尾鮰和牛头鮰的同源性最低。   以鲤鱼(Cyprinus carpio)的同源序列为外群,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对4个基因的系统树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ITS、D-Ioop和12S都适合探讨鲇形目科以下水平的系统发育关系,18S和ITS适合探讨鲇形目科间系统发育关系。在本文涉及的鲿科鱼类中,长吻鮠、光泽黄颡鱼、江黄颡鱼三者关系最近,三者与黄颡鱼关系较远,与斑鳠关系最远。在本研究涉及的几个科中,胡子鲇科与鲇科亲缘关系很近,两者与鲿科关系较远,这三科与鲴科、长臀鮠科关系最远,鮰科和长臀鮠科关系很近。胡鲇科中胡鲇属和脂鳍胡鲇属是关系很近的两个属。
其他文献
波纹唇鱼(Cheilinus undulates)隶属鲈形目(Percifomaes)、隆头鱼科(Labridae)、唇鱼属(Cheilinus),自1996年至2005年间曾四度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Nordic风能公司的双叶片转子脱离了传统的风电设计。  2009年春季,由美国国会批准的经济刺激资金中的第一笔研发补助金授予了一家可再生能源开发商,这对风力涡轮机的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能源部(DOE)为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的Nordic风能公司提供了价值1600万美元的贷款保证,这将加速该公司的由瑞典设计的双叶风力涡轮机的商业化进程,标志着在超过10年的时间内,在主导三叶片设计的该行业产生了
七彩神仙鱼(Symphysodon spp.)是我国主要观赏鱼类之一。蓝松石,天子蓝,盖子红,雪玉是目前我国市场上常见的、经济价值很高且在繁殖过程中遗传十分稳定的4个七彩神仙鱼品系。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