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保理业务在我国快速发展,但资金来源不足、融资渠道受限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在商业保理公司为资金困境而停滞不前时,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为保理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资产证券化能够为保理公司建立除股东注资、银行贷款外的第三大融资渠道,通过一系列手段进行信用增级,降低成本融资,同时能够实现资产“出表”,有效解决商业保理公司杠杆限制问题。随着规模的扩大,资本证券化市场面临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在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逐步发展成为国内保理公司的重要融资方式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专门的风险研究对于探索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在未来具备一定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就我国的情况看,目前对资产证券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并且研究的广度也不断拓展。但仍然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对其实践的微观研究、以及创新业务的研究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更具有针对性、更有深度的探讨。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以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项目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构建原理,阐述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结构中交易主体的具体职能,逐步分析构成该证券化结构框架的具体步骤和交易结构,并探索其基础资产选择、交易结构设计和存续期管理三个阶段的风险点。在案例分析前,描述企业资产证券化市场风险现状,并对相关风险事件进行梳理,总结其风险来源。实践案例部分以“Z保理资产支持证券”为例,以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项目设计中的风险点为基础,通过引入与风险点相对应的市场风险事件作为参照对象,重点分析Z保理资产证券化在项目设计时是如何进行风险防控的,并对其是否能有效控制风险进行评价,总结该项目设计风险控制的优点与不足。最后,根据案例分析总结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项目应如何进行基础资产选择和交易结构设计以有效控制风险,据此提出商业保理公司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控体系。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面临的主要风险,从项目设计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为商业保理公司构建资产证券化风险防控体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