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勰《文心雕龙》理论范畴的创设和运用已经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是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勰《文心雕龙》在总结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众多理论范畴,“奇”是其中之一。“奇”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文学的创作原则和审美标准、文学风格、创作构思、审美心理、题材内容及语言表达等。刘勰还把“奇”这一范畴上升到文学本质和文学发展的高度来看,“奇”“丽”的文学特征论、奇正的文学原则、文学发展思考和体现出的方法论,体现了文学自觉时代理论的自觉。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文章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奇”的字义出发,分析其在儒家、道家中不同的文化内涵以及作为范畴的生成和演变;第二章从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文心雕龙》“奇”作为理论范畴的实践来源;第三章分析《文心雕龙》“奇”范畴的审美内涵;第四章从“奇”“丽”与文学本质特征和“奇正”及刘勰“折衷”的方法论这两个方面来论述《文心雕龙》“奇”范畴的理论构建。刘勰提出了“执正以驭奇”的文学创作原则、“酌奇而不失其真”的文学创作追求、“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的文学发展观和“奇正虽反,必兼解以俱通”的文学批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