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教育、培养、选拔各种类型的人才,是我国高考改革和发展的理论趋势,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教育领域,特别是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有益、深化实践。高考综合评价制度是高校遴选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基础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指挥作用。同时,研究和分析高考综合评价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考评价不是绝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从一元化向综合化的发展过程,能够客观、有效、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也是高考制度改革在从考试到评价的道路上的不断探索与进步;同时高考综合评价制度的应用能够促进高等教育不断改进和完善,为更好地、更科学地管理教育事业,准确把握教育的未来,减少失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角出发,首先对高考综合评价的内涵、标准、方法和作用进行系统地介绍,并着重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考综合评价制度的关系作出解释;其次,通过回顾我国高考制度的发展历史,总结我国高考制度历史的经验,对高考综合评价制度的优缺点做出分析,进而对我国高考综合评价制度的发展提出几点初步的思考;再次,对国内与国外在高考评价方面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分析国外高考综合评价制度的特点及其与我国国内发展的差异性,进而说明国外高考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最后,通过对代表性省份高考综合评价改革方法及政策的阐述,分析高考综合评价改革中的一些特点和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高考综合评价制度的启示和拟解决对策。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阈下立足评价、教育评价、考试评价和高考综合评价的内涵,全面阐述高考综合评价及其制度建设的内涵、内容、作用和意义等,目的在于力求高考综合评价制度分析的系统全面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评价理论,采用多方参与、多次评价、多维度评价的方法,目的在于力求评价方法的科学性;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论述高考综合评价结果的有效使用,目的在于力求评价结果的实践应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