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黄河流域是集生态、经济、文化与社会为一体的复杂空间系统。研究以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为根本导向,遵循“内涵解释-框架建构-空间识别-保护策略”的思路对黄河流域文化记忆空间进行识别;并以流域空间为研究单元分析不同类型的文化记忆在大尺度空间内的特征及形成过程。借助文化记忆、场域、表征等理论,通过构建文化记忆指数与黄河流域文化记忆空间识别模式,运用场能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探究黄河流域不同类型文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流域是集生态、经济、文化与社会为一体的复杂空间系统。研究以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为根本导向,遵循“内涵解释-框架建构-空间识别-保护策略”的思路对黄河流域文化记忆空间进行识别;并以流域空间为研究单元分析不同类型的文化记忆在大尺度空间内的特征及形成过程。借助文化记忆、场域、表征等理论,通过构建文化记忆指数与黄河流域文化记忆空间识别模式,运用场能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探究黄河流域不同类型文化记忆空间格局特征;并提出黄河流域文化记忆保护的具体策略,为黄河流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明的传承提供了新的路径依据和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文化记忆作为阐释历史空间和地方情感的精神载体,其内涵形成经历了回忆、记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四个重要阶段。以特定社会框架下人地关系为纽带,将文化记忆理解为一种借助共识与历时、时间与空间维度展现文化符号、意象的述行性力量,承担人类本体历时身份的功能和供人类群体进行回忆、感知的符号系统。(2)流域尺度文化记忆的建构存在一种近似“树形”的表征框架。黄河流域文化记忆建构将表征理解为“空间表征”,侧重象征想象的精神性,趋向于一种文字和符号系统的表征。结合黄河流域文化发展脉络、区域变革历史构建空间系统支配下的表征逻辑,并通过人地系统内部物质与精神要素间的互动建构黄河流域文化记忆表征过程,以记忆来源、表征、基础和回馈环节发现遗产与文化记忆之间存在“共生”机制。(3)依据黄河流域文化记忆类型划分的“场所-表征-空间”秩序及黄河流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发展状况,归纳出黄河流域文化记忆及空间类型体系。黄河流域文化记忆场所分为军戎文化、文学文本、史学艺术等8类,文化记忆空间分为社会感知型、精神信仰型等6类。同时基于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基因提取方法及模式,建构了由人类群体对遗产环境的认知方式所决定的文化记忆空间识别模式。即以人为记忆主体的“物质-回忆-人-认知-精神”和以遗产为主体的“编码-储存-再现-解码”模式,通过人与遗产互动的两种识别模式确定了精神记忆空间的实体性映射和空间范围。(4)从黄河流域不同类型文化记忆场所变化趋势来看,呈现突变式增减,不同类型文化记忆空间变化差异大,精神信仰型与功能表征型记忆能力较强。从黄河流域不同类型文化记忆空间场能变化来看,整体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形成以黄河流域山西段、陕西段与河南段为重点区域的文化记忆地带,文化记忆空间场能在空间上高低差异明显。黄河流域文化记忆空间场能变化表现为功能表征主导的物质记忆增强模式和精神信仰与媒介叙事主导的精神记忆减弱模式,黄河流域文化记忆空间在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特征,空间集聚表现为功能表征主导的强集聚、精神信仰与媒介叙事主导的一般集聚、社会感知主导的弱集聚。
其他文献
2020年末,我国全面完成了贫困地区全部摘帽、全面消除区域性贫困的基本指标。中国进入到了脱贫攻坚决胜结束后的巩固脱贫成效的阶段。虽然我们已经解决了历史上的绝对贫困问题,但仍然会有相对贫困的问题出现。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将巩固和扩展扶贫工作与发展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中国的脱贫攻坚任务已经从打赢脱贫攻坚战转向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阶段,坚持防止大规模返贫,是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
学龄前阶段作为幼儿终生发展的起始阶段,是身体各项机能迅速成长发育的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发育良好的身体,是幼儿一切发展的基础,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饮食行为健康与否不但会对幼儿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间接的影响。如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行为习惯,引导幼儿构建起合理健康的饮食理念,从根源上解决幼儿挑食、偏食的问题,从而优化教
“风景”作为文化研究的关键词,单纯的岩石层面的探究已经难以满足风景文化化的趋向了,因此风景研究的“系统化”和“问题化”是必须的。风景作为一个整体,是人的主观情感作用于客观自然物而形成的产物。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风景的客观基础和主观情感逐渐形成了分离状态,在这个分离的过程中风景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蕴就具备了研究的可能性。艾特玛托夫作为吉尔吉斯斯坦声誉极高的作家,他留给吉尔吉斯文学弥足珍贵的遗产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根据自身的评定标准对自己的情绪情感状态和生活质量从各个方面加以评定之后产生的一种综合性的心理体验。而根据目标理论可知,自我控制作为一种实现既定目标的执行能力,对主观幸福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自我控制对主观幸福感存在积极的预测作用,但尚有一些问题未解决。首先,以往的研究基本关注的是特质自我控制与长期主观幸福感的外显成分,缺乏对长期主观幸福感的内隐层面的探索,同时也缺乏从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是二十世纪重要的英国作家。热衷于旅行和观察的他敏锐地捕捉到异样环境下人类情感的变化以及不同的民俗风情,独特的人生经历让他的作品更加关注个体的“精神内核”,侧重挖掘人深层的“人性”。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行经历,使得他的小说充盈着浓郁的异国情调,并且在文学创作中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体现出作者对于构建协调、和谐的生态关系的思考。本论文运用生态批评视角对《一片树叶的颤动》《阿金》《木
宁南霉素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专利技术产品,是目前最重要的农用抗生素之一,因其低毒、高效的特点使其在农药领域应用前景广泛,在植物病害防治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文章从宁南霉素及其防治复配药剂的生物防效或大田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结合绿色农业发展对其进行展望,以期宁南霉素在农业市场获取更广阔的前景,为现代农业发挥更大价值。
城市园林中植物病虫害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文章通过调查整理大连市某公园2020年—2021年的植物病虫害问题,分析植物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并从绿色防控的角度制定病虫害的防控措施,希望可以有助于高效防治病虫害,以期更好地保障大连市园林植物健康成长。
安妮·普鲁作为美国当代女性作家,致力于刻画真实的地域景观,因此备受文坛瞩目。她的作品中涉及到的地域主要包括牛仔之都怀俄明、得克萨斯大草原、纽芬兰渔场等,呈现出了后工业时代的真实图景。与此同时,普鲁在作品中也重新审视了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个体生存的困境。本论文主要以文化地理学为理论视野,分析安妮·普鲁短篇小说创作中所呈现的美国西部荒野与个体生存的境况,论述其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文化意涵。文化地理学不
井上靖是二战后日本“中间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井上靖发表了大量历史题材的小说,以中国历史为题材,创作了《异域之人》《天平之甍》《敦煌》《苍狼》《楼兰》等多部小说,以高丽历史为题材,创作出了壮美、寂寥的《风涛》。本文从井上靖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实践出发,研究日本的社会环境对井上靖写作历史题材小说的影响。在互文性视阈下,井上靖笔下的异国形象借助异国形象的“他者”和自我的两种互动关
瘟疫与文学间的关系自古就难舍难分,无论中西。这是由瘟疫始终伴随人类生存发展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在中西方文学史中,各个时期的文学都会涉及到对瘟疫的书写,二十世纪的欧美小说也不例外。本论文选取了二十世纪欧美小说中的六部涉及瘟疫的经典作品展开研究,它们分别是《鼠疫》《失明症漫记》《面纱》《死于威尼斯》《猩红疫》和《屋顶上的轻骑兵》。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就二十世纪欧美小说中的瘟疫书写进行研究,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