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重要路径。由于每一所高校都是办在特定的区域,属于特定类型和层次的大学,因而高等教育的功能发挥和价值彰显都必然具有区域性特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可以为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科学合理的思维框架和实践模式。本研究在理论分析和事实分析的基础上,以辽宁省为个案,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进行了系统探讨。本研究界定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时间、空间和概念,认为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催生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路径;所谓区域高等教育结构是指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各要素、各单元相互关联的方式和组织形式,它既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和地域结构等宏观结构,也包括学科结构、人员结构和权力结构等微观结构。其次,本研究探讨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规模、质量、效益的关系,以及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国家高等教育结构的关系,认为高等教育结构的规模、质量与效益是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的三个重要要素,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国家高等教育结构与区域高等教育结构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旨在通过要素最优化来促进系统优化。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价值选择和思路设计往往是建构在不同的科学理论和社会理论假设之上的。其中,人力资源开发理论解释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目标定位问题;系统自组织理论解释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问题;波特竞争模型理论解释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策略安排问题;社会三元结构理论来解释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保障体系问题;学科专业发展理论解释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学科走向问题。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的状态是新形势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现实基础。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一种政府主导型模式,是以指令性计划来平衡供需关系,带有明显的封闭性和单一性特征,突出弊端在于高校与社会脱离,致使政校关系不顺、办学形式单一、高校缺乏特色、办学效益低下、专业结构比例失调、人才资源浪费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等问题。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部分省市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方面都进行过探索和实验,为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正逐步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方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各种形式的高等职业教育占美国整个高等教育的比重在日益增大。美国高校在教育管理、办学形式、招生制度、课程与教学、人事制度、科学研究等方面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有利于高校伸展个性,办出特色。上海市一直坚持高校布局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相结合,促进高校布局相对聚集和资源共享。黑龙江省则利用理工学科门类的优势,充分发挥高校经济助推器的作用。市场经济体制重视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它为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提供了一种内在的调节和激励机制,总体上要求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构相吻合。为此,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是关系合理,功能互补;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功能整合,效益优先。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应该贯彻适应性原则、整体优化原则,非均衡化原则和兼顾性原则。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策略,是以解决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高等教育内部协调发展为目的,在综合考虑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人口变化、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以及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现有状况基础上,对高等教育的宏微观结构调整提出的具体行动方针与作出的战略方向选择。新时期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策略,既取决于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形成的内外部关系变化的趋势,也取决于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现状与未来可能的走向等因素。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既是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必然趋势,也是辽宁省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人口变化的现实诉求。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类型结构狭窄、专业结构趋同、体制结构单一、层次结构不合理,缺乏领军高校等问题。辽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发挥高等教育规划的宏观调控功能、引导省域内高等学校合理分层定位为基础,促进各类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以通过重点建设、打造省域高等学校顶尖水准,为引领,辐射和带动其他层次高等学校共同发展;以建立省域高等学校战略合作联盟和以科类结构调整带动省域高等学校宏观布局合理化为主要手段,提升省域内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最终形成一个区域内托起“三大经济圈”重点与支柱产业发展、区域外辐射国内及东北亚相关行业与领域的、科学高效“内部区域一体、对外辐射开放”的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