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贸易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也是比较优势明显的外向型产业,但同时纺织品产业也是典型的高污染产业。一方面贸易增长带来的生产规模扩张使我国国内环境遭到破坏,另一方面国外层出不穷的环境贸易壁垒使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既促进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又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提升我国纺织品贸易竞争优势,实现纺织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
本文在分析我国纺织品行业发展与贸易现状及其存在的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使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纺织品生产及贸易的环境影响。笔者选取1991-2007年度纺织业出口金额贸易指标,以及纺织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以及能源消耗等环境指标,通过建立模型实证分析我国纺织品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关联效应,包括规模效应与技术效应,并定性分析其他环境效应。计量结果表明纺织业出口对我国环境的影响是负面的,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环境产生了资源过度利用与环境污染的规模效应,但是纺织品贸易中的环保技术的引入和实施,对环境产生了积极的正面技术效应。然而,技术效应、结构效应、产品效应、法规效应的正面作用尚不能抵御环境污染的负面效应。
针对我国纺织品贸易与环境的冲突,提出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解决主张,并使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协调冲突的最佳路径。在分析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必要性与适用性基础上,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实施机制进行了探讨,使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对纺织品贸易环境成本予以货币化评估,并得出通过征收排污税的途径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结论,计算相应的排污税率以供参考。继而分析环境成本内部化后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影响,虽然短期内环境成本内部化会削弱我国纺织品贸易比较优势,但长期内有助于我国纺织品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增进贸易福利,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最后针对如何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从政府、行业和企业的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包括政府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环境,行业中观引导,加强协调与服务,企业微观落实,主攻技术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