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很多研究者都对荧光和手性银纳米簇(AgNCs)的制备和应用特别感兴趣,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AgNCs的制备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同时关于AgNCs的荧光增强机理研究不够充分。利用AgNCs手性特性进行分析的研究较少,相关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因此本文就荧光手性AgNCs的制备、表征及手性分子的检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本论文使用外消旋谷胱甘肽((±)GSH)作为配体,通过固相研磨的方法成功合成了既有手性又有荧光的AgNCs。将硝酸银(AgNO3)和GSH固体混合,充分研磨后加入硼氢化钠(NaBH4)还原。反应完的固体混合物加入水和乙醇进行溶解,离心分离纯化后得到具有手性的AgNCs。进一步将AgNCs溶于水,孵育24h后得到同时具有强烈荧光和手性的AgNCs。实验对AgNCs的制备温度、配体比例、溶剂极性、溶剂pH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经过实验优化后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温度27℃、GSH和AgNO3的比例为3:1、采用水作为溶剂、pH=5.2。2.实验进一步通过荧光(FL)、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圆二色(CD)光谱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对合成的AgNC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实验中通过固相合成的方法成功制备了荧光手性AgNCs。制备的AgNCs平均粒径为1.68nm,主要组成为Ag4(SG)4。更有趣的是,实验中发现AgNCs粉末溶于水孵育过程中,其荧光明显增强且CD信号发生翻转。3.实验深入研究了AgNCs聚集诱导荧光增强(AIEE)和手性变化的特性,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时间飞行质谱(MALDI-TOF-MS)、荧光(FL)及CD光谱等技术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AgNCs表面连接的GSH之间形成氢键引起AgNCs的交联聚合,导致AIEE和手性变化的现象。4.将AgNCs用于D/L-青霉胺(D/LPA)、D/L-葡萄糖(D/L-Glu)和D/L-组氨酸(D/L-His)的检测。研究表明,制备的AgNCs可以选择性地与D构型的青霉胺、葡萄糖和组氨酸作用,导致荧光信号发生变化。然而,L构型的青霉胺、葡萄糖和组氨酸对制备的AgNCs的荧光基本无影响。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可运用AgNCs建立荧光传感进行组氨酸的定量分析,以及有望将其应用于温度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