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珲春市第一高级中学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hongm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它是指个人在运用策略完成既定任务时所表现的对自我行为有效性的看法。此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在教育界,通过实验研究,学者总结出自我效能感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它可以体现在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情况、学生的思维以及情感模式的建立等等方面。高中是学生重要的阶段,此时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现在国内关于高中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鲜有学者研究延边州朝鲜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特点。本文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拟研究珲春市第一高级中学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特点。本文以吉林省珲春市第一高级中学350名同学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和由班主任老师提供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构成了此次研究的主要数据资料来源。通过运用SPSS软件分析,希望能达到预期效果。相关数据分析显示,(1)珲春市第一高级中学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总体处于中等程度。(2)由于珲春地处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所调查的学生中有些是朝鲜族。这些学生在校外课余生活主要以朝鲜语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这次的调查分析,笔者发现朝鲜族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汉族学生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差异。并且数据结果显示,朝鲜族学生自我效能感略高于汉族学生。(3)性别差异、文理班的不同会导致学生个体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之分。性别上,数据显示女生自我效能感略高;理科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程度也略高于文科班学生。(4)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学业情况。通过软件分析,笔者得出自我效能感和成绩存在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潜力的发挥。自我效能感程度高,则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信心,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完成各种挑战,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自我效能感程度低,则有碍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全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二部分分别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功能和国内外学者在自我效能感上取得的成就等内容。第三部分阐述了研究的对象、工具、问卷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面。第四部分具体描述了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第五部分是问卷调查的结论部分,并对高中生英语如何学习英语给出了一些建议,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此次问卷调查得出了珲春市第一高级中学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特点。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的情况、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纠正错误,逐渐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成绩。
其他文献
自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在小学逐渐普及外语课以来,我国已成了举世无双的外语教学大国,开设双语课程的价值在于通过学科教学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一个听说英语的真实环境,逐步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感知的组织氛围与工作投入现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理组织氛围量表和护理人员工作投入量表对465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感知到的组
紧张的三年初中生活结束了,没入普通高中,那就趁早去找一份工作算了.于是我便自己试着到各个地方去找工作.本以为可以很快就能找到,谁知连连碰壁.发现自己喜欢的工作,上前一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教师的教学认识和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要素,其中深藏于教师内心且不易表达和传递的一种个人知识即教师默会知识与教学实效性尤为相关,因而,将教师默会知识显性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