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分子间相互作用是基团或分子间除去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外一切相互作用力的总称。超分子通常指分子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组装成复杂的、有组织的聚集体,并保持一定的完整性,使其具有明显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分子晶体及超分子晶体的宏观性质一方面由分子的结构决定,另一方面也和分子的排列方式有关。连接单个分子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晶体的机械性能、电学和光学性质。因此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可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间相互作用是基团或分子间除去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外一切相互作用力的总称。超分子通常指分子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组装成复杂的、有组织的聚集体,并保持一定的完整性,使其具有明显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分子晶体及超分子晶体的宏观性质一方面由分子的结构决定,另一方面也和分子的排列方式有关。连接单个分子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晶体的机械性能、电学和光学性质。因此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可以找到物质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高压实验对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非常适合:(1)高压可以在不改变物质化学组分的情况下压缩分子间的距离;(2)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能量较弱,在高压的作用下比较容易发生变化;(3)金刚石对顶砧(DAC)的应用可以对高压状态下的样品进行原位测量。本论文以研究高压下超分子晶体中分子间相互作用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了氢键和卤键这两种常见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在高压下变化。我们选择了三种典型的氢键型和卤键型的超分子晶体,通过原位高压拉曼光谱、原位高压同步辐射X光衍射技术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等手段来研究它们的晶体结构和分子排列方式在高压下的改变,取得了以下创新性的结果:利用金刚石对顶砧装置、原位高压拉曼光谱和原位高压同步辐射X光衍射技术对氢键超分子晶体三聚氰酸?三聚氰胺(CA·M)进行了高压研究,实验最高压力为15.8 GPa。我们首先从光学观察中可以看到透明的CA·M单晶在4.4 GPa左右会突然破碎,说明在这个压力下有可能发生了相变。我们又对CA·M进行了拉曼光谱的研究,发现拉曼光谱在4.4 GPa左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认为CA·M单晶样品在4.4 GPa左右确实有相变的发生,高压相可稳定存在到本实验的最高压力15.8 GPa。相变后很多拉曼峰的劈裂说明高压相的对称性应该比初始相的对称性低。高压同步辐射X光衍射实验证实了CA·M的相变,并确定了它是由空间群C2/m到P21/m的相变。通过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机模拟,我们讨论了相变机制并给出了氢键超分子网状结构的高压模型,此相变应归因于氢键网状结构的改变所引起的超分子结构重新排列。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压致相变是不可逆的,完全卸压后高压相可稳定保存到常压。利用金刚石对顶砧装置、原位高压拉曼光谱和原位高压同步辐射X光衍射技术对氢键超分子晶体三聚氰胺·硼酸(M·2B)进行了高压研究,实验最高压力为18 GPa。与三聚氰胺分子晶体的高压相变和硼酸分子晶体的压致分解不同,M·2B氢键超分子晶体在高压下经历的是一个可逆的压致非晶化过程。通过分析M·2B的晶体结构和氢键结构,我们认为此压致非晶化是由于高压下M·2B的氢键网状结构的扭曲所导致的,压致非晶化的机制在于晶体中分子的紧密堆积和长程有序的相互竞争。同步辐射X光衍射结果表明M·2B在高压下表现出很大的压缩率和各向异性,这是由于氢键的扭曲和准层状的分子排列所致。另外,M·2B中的氢键的拉曼振动峰在高压下表现出红移的特性,这与我们的计算结果和氢键在高压下的变化规律相一致。利用金刚石对顶砧装置、原位高压拉曼光谱和原位高压同步辐射X光衍射技术,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对三聚氰氯晶体的晶体结构和卤键相互作用进行了高压研究,实验最高压力为30 GPa。原位同步辐射X光衍射研究结果表明,三聚氰氯在30 GPa的压力范围内没有发生明显的结构相变,说明卤键是一种有效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尤其是多重卤键的共同作用。另外,三聚氰氯晶体在高压下有着较大的压缩率和明显的各向异性,这和它的层状晶体结构有着很大的关系。原位高压拉曼光谱结果表明,高压下大部分的拉曼振动峰都是蓝移,而分子环面外的振动峰却有着明显的红移,这是因为高压下三聚氰氯中一个卤键键角保持180°不变,而另外一个卤键的键角一直在减小,导致了卤键连接的分子面在高压下采取了鱼鳞状排列。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很好的解释了实验结果和高压下的卤键相互作用。
其他文献
ERAD (endoplasmic reticulum- associated degradation)与自噬系统曾被认为是几乎毫无关系的两种蛋白降解途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二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至少这两种途径都是以泛素来作为降解信号。ERAD是细胞清除可溶性蛋白的方式,在此途径中泛素链被作为降解信号,依次通过泛素活化酶E1,泛素交联酶E2和泛素连接酶E3的催化被连接到等待降解的蛋白上,并通过蛋白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应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和分析生物实验产生的各种基因和蛋白质数据信息的交叉学科。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应用涉及了许多具有极大挑战意义的科学问题,从核苷酸序列的分析到氨基酸序列的分析,从分子结构的预测到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单一基因或蛋白质的个体研究到系统网络的关联信息研究。其中,蛋白结构功能研究和基因表达分析是目前生物信息学研究应用中的两个研究最热和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本论文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
从全国统一使用统编本教材以来,大家对教材使用的各种问题探讨热度不减。三年来从陌生到逐渐熟悉,一线教师作为教材的直接使用者、传授者,常常会提出很多问题,听得较多的就是“课文好长啊,不知道从哪儿教起”。
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中分子量最小的蛋白,它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以及复杂的功能,并主要在细胞周期中的G2/M期表达,在医学诊断中发现其在恶性肿瘤、胚胎及特异组织中均有很高的表达水平。Survivin在生物体内具有调节细胞分裂以及抗细胞凋亡的双重功能,其基因在生物体内的异常改变将会导致肌体细胞增生异常以及自身凋亡通路受阻。以往对Survivin的研究重点基本都集中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理和功
溶质转运蛋白11(solute carrier family 11, Slcll)是一个高度保留的具有二价金属离子传输功能的膜蛋白家族。一些流行病,比如肺结核和麻风病就是和这个蛋白家族密切相关的。本文中,我们使用了圆二色谱、偏振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以及荧光光谱对Slcll第一至第五跨膜区在磷脂膜(POPC、POPG、POPC/POPG 3:1、DPPC、DPPG)中的结构和拓扑分别进行了研究。在PO
围绕基因表达数据,本文从基因芯片的噪声检测到基因表达数据显著性分析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各种传统误标记样本检测方法的优点及不足,在建立描述样本类标和基因表达向量之间关系的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依次扰动各样本的类标,并使用扰动影响值来建立扰动影响矩阵,进而捕获这些扰动对回归模型的影响。通过分析和改进扰动影响值,定义了两种更具鲁棒性的扰动影响指标:总体扰动影响值和综合扰动影响值。在此基础上给出
本研究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开展了植物导管细胞壁表面结构的研究工作。在导管表面发现纤维素纹状结构。该结构存在于螺纹导管的次生壁表面。纹状结构由条纹区和沟谷区组成。条纹区主要由纤维素微纤丝的结晶区构成,结晶区被无定形纤维素环绕;条纹区的结晶纤维素为有序排列,长度为150-180nm,宽度为60-70nm;沟谷区由微纤丝的无定形纤维素构成,沟谷区的宽度为10nm;构成纹状结构的微纤丝排列方向平行于导管螺
寻找新型高硬度材料和新型高温超导材料一直是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理论预言晶体结构技术,结合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对过渡族金属轻元素化合物和富含氢材料体系开展了高压新结构、硬度、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预言了几种潜在的新型高硬度材料和具有高超导温度的新型富含氢超导体,得到了以下创新性结果:1.理论确定了实验合成的OsN2和IrN2的晶体结构,首次提出了它们在零
在天体物理中,天体化学元素丰度的分析是研究星系化学演化、验证元素核合成理论和确定行星系统形成条件的重要途径。结合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的天体光谱中元素谱线的宽度、相对强度及振子强度能确定该元素在该星体中的元素丰度。目前,将辐射寿命与分支比数据相结合是实验确定振子强度的最准确方法之一,所以在天体物理研究领域,原子离子的能级自然辐射寿命的测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五、六周期元素是化学特殊星(CP星)、炽热恒星
纤锌矿结构的MgxZn(1-x)O具有与ZnO相似的结构和光学特性,并且其带隙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近年来被看作是ZnO基LED的合适垒层材料。目前,人们已经能够制备出达到光电子器件要求的n型MgZnO合金薄膜。然而,p型MgZnO制备的研究进展却十分缓慢。在所有掺杂元素中,N被看作是ZnO或MgZnO比较适宜的p型掺杂元素。近十几年来,人们利用各种N源、掺杂方法和生长技术开展了N掺杂p型Mg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