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享单车出行数据的用户行为分析及预测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_w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绿色出行和环保观念的深入人心,共享单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的出行选择,共享单车迅猛发展又迅速回落,期间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如何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在大数据环境下优化单车资源,提升服务水平,使共享单车更加良性发展,成为倍受关注的热点和共享单车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共享单车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然后从共享单车的相关概念对城市公共自行车及共享单车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用户行为分析的相关概念和方法进行了介绍。其次,针对共享单车自身发展状况,着力分析了当前共享单车的行业特征、规模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当前共享单车存在的整体问题以及单车调度问题、单车服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然后,基于共享单车出行数据,从多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共享单车整体及个体用户的行为特征,对用户总体出行时间、强度和地点进行分析,并对高频用户进行分类研究。同时,基于共享单车用户出行的历史记录,对用户的出行目的地建立预测模型,对当前日期、当前地点下共享单车用户的出行目的地进行预测。最后,对共享单车运营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此推动共享单车的不断前进与发展。结果表明,用户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出行时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出行强度具有频率低、距离短的特征,用户平均出行次数为每周4-5次,出行距离一般在3km以内。同时,通过分析工作日和休息日的骑行行为,发现共享单车高频用户出行轨迹在工作和休闲两维度上可分为三种类型,这可以帮助单车企业更好地了解用户出行习惯,有针对性地依据不同类型用户骑行偏好提供个性化服务。此外,用户出行目的地预测模型,平均准确率为30%左右。由于我们的历史数据集仅采用一周,若增加历史样本数据量,将进一步提升预测准确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特征和螺旋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螺旋CT检查证实的209例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和螺旋CT表现特点。结果发病部位占前三位
BIM技术和精益建造模式是建筑产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而不断演变来的。通过对精益建造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对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了BIM技术在项目管
从1850年夏金田村团营编伍,年底与清军展开战斗,到1852年5月19日离开广西进入湖南,处于最初萌发状态的“反叛”组织在广西差不多有两年时间,这是后来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战争的初期,自应对“反叛”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阶段,也是清政府平息叛乱的最佳时机,考验其应急反应和国家动员能力的关键期。最初太平军在金田起事,按照常规由广西地方官府应对。但地方官府常规应对失败,清政府开始派遣钦差大臣,组建应变战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