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运用栝楼桂枝汤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临床疗效,为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提供中药治疗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存在下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栝楼桂枝汤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价;采用表面肌电仪记录痉挛下肢膝屈曲和踝背伸最大等长收缩(MIVC)时主动肌、拮抗肌的积分肌电值(IEMG),计算它们的协同收缩率;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评估下肢的痉挛程度、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评估下肢的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各项评定均由同一医师进行。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疗效。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后均有降低,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CSI评分在治疗后均有降低,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SI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提高,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MA评分、MBI评分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痉挛下肢在膝屈曲和踝背伸最大等长收缩时,股直肌和腓肠肌的IEMG降低,缝匠肌和胫前肌的IEMG增高,膝屈曲和踝背伸的协同收缩率均降低,治疗前后相比较,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膝屈曲和踝背伸最大等长收缩时的协同收缩率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治疗组栝楼桂枝汤结合康复训练和对照组单纯康复训练,用于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均有一定疗效。(2)栝楼桂枝汤可改善脑卒中后因营卫不和、津液不足、筋脉失养所致的下肢痉挛,并对康复训练具有易化作用。栝楼桂枝汤结合康复训练在降低脑卒中患者的下肢痉挛程度,改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单纯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