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痛风和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己成为威胁我国和世界人民健康的常见代谢性疾病,更是高血压、冠心病及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其治疗药物的研究也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点。但西药治疗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①急性期的治疗药物可缓解症状,但不能纠正HUA;间歇期药物可以降低尿酸水平,却不能用于痛风急性发作;②药物副作用大;③痛风常伴有多种并发症,在药物的选择上具有药效局限性。故亟待开发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Juss.)Benth.)是临床常用中药,传统中医将其视为温里药与其他药物配伍入方,如治疗厥阴头痛的吴茱萸汤,用于寒湿脚气肿痛的鸡鸣散等。吴茱萸碱(Evodiamine, EVO)是吴茱萸的主要活性生物碱,本课题组前期对我院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较好的中药复方进行拆方、大类成分、单一成分的逐步筛选,首次发现EVO同时具有降血尿酸和抑制模型大鼠关节足肿胀作用,研究表明EVO抗炎、镇痛、降血尿酸的作用,可综合对抗痛风性关节炎的“标”和“本”,目前同时具有这些作用的抗痛风药物尚无文献报道。根据前期药效学研究、药物性质及临床用药需求,选择口服给药的分散片剂型,制备成EVO分散片。方法:一是EVO的急性毒性及主要药效学研究,为EVO分散片的处方设计提供依据。采用最大给药量测定法研究EVO的急性毒性。设置高、中、低三个不同EVO浓度,通过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研究EVO抗炎、镇痛、降尿酸和抑制模型大鼠关节足肿胀的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小鼠醋酸扭体法,研究EVO抗炎、镇痛的作用;采用踝关节注射尿酸钠致大鼠急性足肿胀模型,研究EVO对足关节肿胀的抑制作用;采用灌胃次黄嘌呤,再皮下注射氧嗪酸钾盐致大鼠尿酸增高模型,研究EVO对HUA大鼠模型血尿酸的影响。二是EVO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及成型工艺研究。EVO水溶性极差,生物利用度低,通过测定EVO的溶解度、晶型及影响因素试验等考察了EVO的理化性质。结合EVO理化性质及分散片剂型特点,从减小粒径、增加分散两个方面联合应用对EVO分散片进行制剂设计,采用超微粉碎联合固体分散技术进行了EVO的制备工艺研究。以粒径为评价指标,对EVO超微粉碎时间进行了筛选;以溶出度为评价指标,对EVO固体分散体辅料及制备方法进行了筛选,制备了EVO固体分散体。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法及扫描电镜法对EVO固体分散体进行了质量评价,测定了EVO固体分散体的溶解度及溶出曲线,并对溶出曲线进行了模型拟合。最后对EVO分散片的成型工艺进行处方筛选,单因素试验筛选了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等辅料的种类,正交试验优选辅料配比,制备成EVO分散片。三是EVO分散片的质量标准的研究,制定了EVO分散片的质量标准。以EVO为控制本品质量的指标成分,建立了含量测定和溶出度测定方法,并对三批样品进行了考察。对其性状、鉴别、含量均匀度等也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EVO分散片的质量标准。四是EVO分散片的初步稳定性研究。参考2010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以及本品的质量标准草案,对三批中试样品进行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小鼠灌胃给药的EVO最大给药量为2.68g/kg,未见明显毒性反应,EVO无明显毒性。EVO具有明显的抗痛风作用,确定的处方规格用量为10mg/片,片重150mg,每天服用3次,每次2片。EVO水溶性极差,强光、高温、高湿条件下较为稳定。EVO超微粉碎20分钟即达到10um以下粒径。以F68为水溶性载体辅料,采用熔融法制备EVO固体分散体,溶出度达到60%以上。EVO以微晶状态存在于固体分散体载体中。优选的处方及制备工艺为:取EVO原料药,超微粉碎20分钟,取10g,与泊洛沙姆18840g混合均匀,于80℃熔融搅拌30分钟,立即倒入预冷的不锈钢盘中,置-20℃的冰柜冷冻固化4小时,取出置干燥器干燥1-2日至变脆,粉碎过80目筛,加入微晶纤维素41g、乳糖41g,低取代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5g、交联聚维酮5.5g、硬脂酸镁2.5g、微粉硅胶2.5g、阿斯巴坦2g,混匀,压制成1000片,分装,即得。本品的6个月稳定性良好。结论:EVO具有明显的抗痛风作用,所制备的EVO分散片的制剂工艺可行,质量稳定可控。本课题初步完成了该分散片的药学部分研究,为开发一种同时具有抗炎、镇痛、降尿酸作用,用于治疗痛风的新药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