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大了对高校学生的奖助力度,资助额度基本上满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需求,做到了应助尽助,保证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与机会,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与照顾。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难度较大、重物质奖励轻视精神慰藉、资助政策随意性较大、资助资源的精准使用以及奖助活动规范性淡化和粗放、助学贷款偿还情况不理想等问题。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就是要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精准扶贫思想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做到精准资助,该资助的一个不能少,不该资助的一个不能有。要实现精准资助,就需要科学评价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发现贫困生资助工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高校开展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来研究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依据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和评价指标设计的思路和原则,以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理论基础,在征询相关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个影响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的一级指标,进一步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级指标的权重,并以长安大学为例,构建了长安大学贫困生资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出了长安大学贫困生资助工作处于一般水平,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基于此,为进一步提升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更好地适应精准资助的新要求,需要进一步推进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法治化,优化与重构贫困生精准化认定机制,搭建多元立体的资助经费筹措与配置模式,构筑精准化资助监督与反馈机制,完善贫困生资助跟踪管理与服务,以实现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