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正畸过程中普遍存在釉质脱矿现象,釉质脱矿不仅造成釉质白斑,影响美观,而且随脱矿加重会形成早期龋。多种治疗制剂已被应用于临床,近年来也有大量相关研究,但研究对象多局限于两种制剂、缺乏对不同原理制剂的系统比较;研究内容多集中于治疗效果,对作用的时效性、持续性等特点的研究较少。研究对象和内容的局限性,使各种制剂间可比性下降,影响了对临床治疗的参考价值。因此,本实验选取了不同作用原理的常见有效制剂进行比较,并选取三个时间点,对渗透树脂、含氟制剂、GC护牙素治疗效果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将不同制剂作用时效性、持续性及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1.材料准备:收集50颗前磨牙随机均匀分组,设置A组为对照组,B、C、D、E为实验组。2.建立脱矿模型:样品浸于人工脱矿液中,37 ℃,2周,脱矿液每日更换。3.治疗制剂处理:A组人工唾液处理,B组ClinproTM White Varnish处理,C组ClinproTM XT Varnish处理,D组GC护牙素处理,E组Icon渗透树脂处理。均置入人工唾液中6周,每日更换人工唾液。4.肉眼观察脱矿前后及治疗前后釉质表面颜色和平滑度变化。5.治疗2周末、4周末、6周末利用显微硬度计测定表面显微硬度,利用SPSS 17软件对显微硬度值进行统计对比。6.治疗6周后,利用扫描电镜(SU8010)观察釉质表面形态。结果:1.肉眼观察:(1)釉质脱矿后各组均呈现明显的白垩色外观、表面粗糙;(2)不同制剂处理后,各组差异显著,A组釉质表面色泽和粗糙度轻微改善,再矿化效果D组>B组>C组,E组处理后,釉质脱矿即刻改善,效果最明显。2.显微硬度值比较:(1)组间对比表明,处理2周后,除B、C组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1),治疗4、6周,各组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2)组内对比表明,A组第2、第4周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1),B组第4、6周无差异(p>0.05),其余差异显著(p<0.01),C、D组三个时间点均差异显著(p<0.01),E组三个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扫描电镜观察:(1)A组表面不平滑,少量沉积物分布,脱矿间隙较大,釉质末端有溶解和破坏;(2)B组表面不平滑,以小颗粒沉积物为主,脱矿间隙不明显,釉质末端被沉积颗粒覆盖;(3)C组表面不平滑,沉积颗粒较小,脱矿间隙不明显,少量釉质末端可见;(4)D组表面较平滑,沉积颗粒较小,无明显脱矿间隙,釉质末端较完整;(5)E组釉质表面较平滑,无明显脱矿间隙,可见紧密排列的杆状树脂突。结论:1.作用的时效性:人工唾液最缓慢;含氟试剂前两周作用缓慢,四周后明显;GC护牙素早期即作用明显;Icon渗透树脂可即刻恢复釉质表面色泽和形态;治疗时效性为Icon渗透树脂>GC护牙素>ClinproTM XT Varnish>ClinproTM White Varnish>人工唾液。2.作用的持续性:人工唾液再矿化作用随时间轻度增加;4周后ClinproTM White Varnish再矿化作用不明显;ClinproTM XT Varnish和GC护牙素再矿化作用持续时间长;Icon渗透树脂即刻完成治疗且效果稳定。3.最终治疗效果:结合肉眼观察、扫描电镜、显微硬度,各种制剂治疗早期釉质脱矿的效果依次为Icon渗透树脂>GC护牙素>ClinproTM XT Varnish>ClinproTM White Varnish>人工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