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实时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milo_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Internet的发展,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上网用户带来了安全问题。目前,网络的攻击手段越来越多,入侵手段也不断更新。由于网络的攻击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尤其是政府和军事机构对网络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抵制攻击常用的机制是防火墙,它是被动的网络安全机制,对许多攻击难以检测,尤其是来自内部网络的攻击。入侵检测弥补了传统安全技术的不足,是一种主动的防御技术。其通过对行为、安全日志、审计数据或其它网络上可以获得的信息进行操作,检测到对系统的闯入或闯入的企图,并对入侵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 入侵检测系统智能化的研究是目前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现阶段常用的有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糊技术、免疫原理等方法。神经网络具有自组织、自学习和推广能力等优势。将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入侵检测系统中,使系统既可以对已知攻击有较好的识别能力,又具有检测未知攻击的能力。 本论文概述了入侵检测系统和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及现有入侵检测技术的不足;提出带检测的网络训练方法,并和单样本、批样本网络训练方法进行了比较:根据TCP/IP协议族攻击的特征,提出在传输层上将捕获的数据包分成三类(UDP、TCP和ICMP)分别进行编码并输入到三个不同的神经网络中训练、检测。运用文中介绍的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实时入侵检测系统的原型。该原型系统具有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根据需要灵活调整网络结构和训练参数,可以发展为更精确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最后给出了实验设计及其结果,证明了文中提出的带检测的网络训练方法的有效性以及采用对数据包分类处理的思想既能减少网络训练的次数,又能提高网络检测的精度。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ITS)的运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此类问题的发生。作为智能交通
压缩传感是2006年正式被提出的一种开创性的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该理论中信号采样与压缩可以同时进行,采用求解最优化计算方法,仅依据少量的采样信号就可以使用重构算法较为精
学习Bayesian网络问题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由于网络结构的空间分布随着变量的数目和每个变量的状态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因此学习Bayesian网络是一个NP难度问题。为了
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当今时代,由于数字媒体便于复制、分发等特性,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数字产品和内容被批量复制和随意传播的现象普遍存在,数字版权管理应运而生,并且受到了全球许多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高效稳定的路由协议成为保障网络性能的重要因素。目前互联网域间路由协议采用的是BGP4,在未来的IPv6网络中,域间路由协议将采用边界网关协议BGP4的扩展版
随着微处理器技术、互联网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型化和专业化成为发展的趋势,嵌入式产品逐渐成为信息产业的主流。同时数字视频技术应用广泛,要求其更加灵活地适应现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普及,信息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网络带宽和速度的迅猛增长,使得信息安全领域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研究了随机可靠性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与软件。完成了3项任务: 第一,根据可靠性寿命截尾试验原理,用待测随机变量代替时间参量,拓展可靠性寿命截尾试验的组织方法与数据处理方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的使用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类与计算机进行交流时,最直接和方便的方式就是语言交流,所以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已成了
为了解决由于分布和异构带来的“孤岛”问题,OMG组织提出了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以增强软件系统间的互操作能力,实现企业内各信息系统的有效集成。随着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