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一样,在被迫进入“全球化”时,引进了现代性。翻译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一支,其地位一直未被受到正确对待。“五四”时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转折点,这是不容置疑的,其中翻译文学在“五四”时期所占的惊人比例和它与其他文学支流之间的关系,也很少有人深入探究,翻译的西方文学在被接受并引入时,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中国现代文学上的很多空白。本文就是以此为切入点,试图弄清“五四”翻译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它与文学现代性的萌发、发展之间的渊源。晚清的翻译文学是“五四”时期翻译文学热潮的前奏,它的萌芽是中国文学现代性发生的源头之一。中国读者通过翻译文学来了解认识外国文学,外国文学也是在变身为翻译文学后才产生对中国文学更深远的影响。中国的现代文学发迹成长于一个动荡与变革反复交替的背景中,所以一路走来危机重重,步步惊心。翻译文学便总是成为其发展、完整的重要元素。而“五四”时期翻译文学的蔚为大观,让社会各界对于翻译文学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五四”翻译文学更是从包括:文学体裁、文体内容、语言形式、审美价值观、表达修辞等各个方面给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内容不断注入活力。本文也将立足于此几点,主要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研究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举例和文本的分析,深入挖掘翻译文学出现之前和出现之后,与中国文学现代性发展的内涵关系。本文在文末阐述翻译文学在促使中国文学加快融入世界文学步伐的价值,反思翻译文学发展存在的弊病,意在以全球化的眼光,来照看中国文学在与世界文学的交流对话中,如何清醒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展示其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