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可以根据喻体的不同分为许多大类,比如动物隐喻、植物隐喻等等。植物隐喻的产生基于人们对植物各种特征及功能的熟悉和体验。植物隐喻的形成过程就是将植物的各方面特征投射到目标域“人”或“事物”概念上,使人们得以通过感知某种植物的形态特点或体验它的用途来认知和理解某一概念。“人是植物”是概念隐喻当中的一类。“树”是植物种类中很典型的一类,所以“人是树”即是基于“人是植物”这个大的概念隐喻之下的另一个衍生的概念隐喻。对于“树”的隐喻研究,目前主要是停留在对“树”的语义和喻体的研究层面。“树”是一个基本范畴词,对于“树”这个基本范畴词的研究并没有太多的一个探讨,而更多的文章是把研究的对象放在“树”的次范畴上,也即树的具体种类上,例如柳树、桦树、松树、柏树等,通过研究具体树种的植物隐喻进一步折射出植物隐喻体现的中国文化。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和“树”相关的隐喻探讨大多都是在植物隐喻的研究文章里被提及到,几乎没有多少文章只是针对“树”的隐喻进行一个系统性的研究。同时很少的文章更是单独地把汉语中的“树”隐喻和英语中的“Tree”隐喻做一个比较研究,探讨两者的相似和不同。基于前面研究的不足之处,本文在概念隐喻理论和映射理论等指导下,从牛津高阶词典(第七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语料库,以及英语国家语料库中提取出例句,对“树”隐喻和“Tree”隐喻展开比较研究,并分析造成其普遍性和差异性的原因。因此本文主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汉语“树”和英语“Tree”到“人”域的隐喻意义分别有哪些?第二,汉语“树”和英语“Tree”到“人”域的隐喻中有哪些普遍性和差异性?第三,其造成普遍性和差异性的原因有哪些?全文主体总共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概述了植物隐喻研究的发展现状,反思了“树”隐喻和“Tree”隐喻研究的现状,得出了选题意义。第二部分,作者将概念隐喻理论、理想认知化模式和映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为后面的比较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通过对语料的搜集和分析,作者对英汉植物隐喻中“树”域到“人”域的六种映射关系做了较为详细的比较,分别是从树到人的外表、从树到人的类型、从树到人的品性、从树到人的行为、从树到人的性别、从树到人的心理。以此得出“树”隐喻和“Tree”隐喻的普遍性和差异性。作者认为普遍性归于三个原因,分别是对树木的崇拜意识、人类共同的身体经验以及人类共同的认知模式。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历史背景的不同,自然环境的不同,宗教思想的不同以及美学心理的不同。本文对汉语“树”和英语“Tree”到“人”域的隐喻进行了比较研究,为语言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讲解隐喻,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促进学习者对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并且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对教学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指示作用,还可对普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