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逆流色谱法用于线虫脂质组学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feng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脂质组学”由Han和Gross于2003年首次提出,是生命科学中继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一般认为脂质组学是一门对生物体、组织或细胞中的脂质以及与其相互作用的分子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鉴定,了解脂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而揭示脂质代谢与细胞、器官乃至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之间关系的学科。脂质组学一经提出,迅速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高速逆流色谱(HSCCC)是近2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液-液分配分离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相比,该分离技术不使用任何固态支撑体,具有如下优点:(1)无不可逆吸附现象;(2)样品回收率高;(3)溶剂体系选择范围广;(4)更换溶剂快捷方便。此外,HSCCC仪器价格低廉、性能可靠,已被应用于生物化学、生物工程、医药、天然产物化学、有机合成等领域。本文首先对脂质组学及其分析技术进行了综述,对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机理、工作原理及应用做了系统介绍,提出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对复杂生物样品进行初分离,以达到降低样品复杂度的目的。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本文实验对象——秀丽隐杆线虫——的培养方法。借助薄层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两种分析手段对氯仿-甲醇脂质提取法和甲基叔丁基醚脂质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第三章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血浆和线虫的总脂质粗提物进行了分离、检测分析,并探讨了展开缸内蒸气饱和度、湿度以及展开方式对TLC分离效果的影响。将ImageJ图像处理软件应用到薄层色谱图像的分析处理中,考察了此分析方法的重复性,及脂质含量与灰度曲线闭合面积的线性关系。第四章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对线虫的总脂质粗提物进行了分组分离。借助薄层色谱分析,考察了线虫的总脂质粗提物在正己烷-乙醇-水(6:5:1,V/V)、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5:5:7:3和1:1:1:1,V/V)、石油醚-二氯甲烷-甲醇-正丙醇-水(1:5:6:1:4和3:5:6:1:4,V/V)、正丁醇-甲基叔丁基醚-乙腈-水(3:1:1:5,V/V)等不同两相溶剂体系中的分配情况。通过对溶剂比例进行调整,确定了最佳的两相溶剂体系,并进一步对流动相流速、螺旋管转速以及实验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对于线虫脂质粗体物的HSCCC分离结果分别用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了表征。本文首次将高速逆流色谱应用于脂质组学的研究中,实现了对全脂质的分组分离,降低了样品的复杂度,并且无不可逆吸附现象,有着较高的样品回收率。
其他文献
滑坡灾害的数量和危害程度随着人类工程活动范围的扩大而不断增加,抗滑桩由于其实际应用简便和施工时对滑坡整体安全性影响小、抵抗滑坡推力能力强的等诸多优点被普遍的应用
<正>本刊讯12月1日,《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规范与评价》(LB/T 067-2017)行业标准经国家旅游局批准公布实施。标准明确,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代表国内工业旅游发展最高水平,
剪瓷雕传统技艺作为具有浓厚闽南特色的建筑装饰,是闽南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不仅表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分析东山剪瓷雕在工业
偕二氨基酸和α-支链烯丙基取代的-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是许多药物分子的重要结构单元,也是合成众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的重要中间体。α-亚胺酸酯作为一种易于制备的亚胺
目的浅淡临床药师参与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GPM)中的药学服务。方法结合癌痛治疗相关指南,通过临床药师在GPM治疗中的作用,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通过药学服务能有效
土地要素作为稀缺的生产要素之一,其合理配置对于产业结构升级至关重要。但工业用地和商服用地的出让方式及定价方式的差异,造成土地要素错配现象逐渐凸显,严重阻碍了产业结
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民用飞机货舱细水雾灭火关键技术与实验验证(U1633203)”与“基于颗粒光散射矩阵特性的民用飞机货舱低误报率烟雾探测研究(U1733126)”的支持。针对近年来民航运输中锂离子电池及电子产品热失控导致航空事故频发问题,通过自主设计锂离子电池燃爆灾害实验装置及平台,开展不同初始压力环境下受限空间锂离子电池燃爆特性影响规律研究,为锂离子电池航空运输安全及灾害防治提供一定
<正>方剑乔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致力于针灸镇痛临床、研究数十载。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兹介绍方师针灸治疗头痛验案如下。1颈源性头
<正>2018年8月5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魏文华在津仙逝。八十余岁她仍站在舞台上,一颦一笑间书写的是津门女相声演员的传奇人生。魏文华,天津人,相声兼北京琴书艺术家。19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