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春期是个体由儿童变为独立成人的过渡阶段,处在该时期的青少年其心理呈现出跌宕起伏,充满冲突与矛盾的特点。由于心理和生理的发育,他们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成人感和对异性的兴趣,学会与异性交往是这一时期青少年的主要发展任务之一。以往的研究表明,良好的异性关系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同一感发展,促使其形成清晰的自我知觉;可以促进青少年友谊的发展,为其在将来能够获得成熟的恋爱关系打下基础;能够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还有助于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增进社会交往的技巧和能力。从年龄上来看,学生的整个中学时代都要在青春期中度过,因而,对于中学生来说,建立良好的异性交往关系至关重要。然而现实不容乐观,目前仍然有很多人对于中学生异性交往的认识存在偏差,大多数人将中学生的异性交往与“早恋”混为一谈,社会各界把关注的焦点仅仅放在对中学生“早恋”的预防和管制上。对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常态和不交往状态很少关注,且往往忽视了中学生正常异性交往的重要性。本研究旨在探索当前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通过对中学生异性交往的态度、交往动机、择友倾向、交往方式和内容、交往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当代中学生在异性交往的现状。观念指导着行为,只有了解了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本研究的目的首先在于为社会各界正确认识中学生的异性交往提供一定信息,其次希望能为指导中学生进行合理的异性交往提供一定帮助。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对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中学生以及家长和教师的访谈,了解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包括中学生异性交往的态度、交往动机、择友倾向、交往方式、交往程度等方面,并针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学生异性交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建议。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包括问题研究的原因与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有关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研究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前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状况。具体包括:当前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缺失;中学生对待恋爱的态度;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动机;中学生在与异性交往时的择友倾向;中学生异性交往的方式与内容;中学生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第三部分,对中学生异性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中学生异性交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交往的偏差,择友倾向、交往动机、交往内容和方式等需要指导。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同伴群体、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方面。第四部分,针对中学生异性交往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提出建议,包括给中学生的建议、给家长的建议、给学校的建议以及给社会的建议等。